Thursday, 27 December 2007

[轉貼] 35城市禮貌調查-新加坡人10大缺德

(新加坡1日訊)這些年來,隨著國家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許多新加坡人越來越覺得自己了不起,漸漸的也就目中無人,並養成許多缺德、無禮、怕輸、 不為他人著想的習慣。 去年,《讀者文摘》針對35個城市進行了一項關于禮貌行為的調查,新加坡在該項調查中幾乎墊底,排在第35名。 2個抱著“揭露新加坡人醜陋惡習”的網站,就把這些缺德事一一收錄。這兩個網站是:

rudesingaporeans.blogspot.com
disgustingpeople.blogspot.com

綜合上述2個網站上所列舉的各種缺德行為,以及記者進行的抽樣調查結果,總結出新加坡人最令人無法忍受的10大缺德行為。 看來,新加坡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應該好好反省一番了。

*新加坡人10大缺德行為*

★乘搭巴士時,用隨身物品(如:菜籃、購物袋、手提袋、書包等)霸佔旁邊的座位,等于買一張票霸2個位,令了看了生氣!
★把鼻屎擦在升降機按鈕、車站、柱子、巴士椅背或椅座等處。
★上巴剎或超市時,把水果蔬菜捏得毀不成形,又貪心的站在超市內公然試吃水果。
★開車時不禮讓,路上到處是惡霸;更糟的是,每個惡霸都理直氣壯的指別人是惡霸。
★虐待女傭,或把女傭用到盡。
★高樓拋物,什么東西都往窗外扔,別說煙蒂、紙巾,就連用過的衛生棉和安全套都照扔不誤。
★看到中國人就一副瞧不起的樣子。
★上公廁玩事后不抽水。
★把還在滴水的衣服晾曬出去,完全不顧住在低樓的居民有沒有曬衣服。
★隨地吐痰,連飲水機裡都吐痰,完全沒有衛生觀念。

(Chinapress.com)

Manchester United - As Roma 7-1 Champions League 04-10-2007

Monday, 17 December 2007

Charles Traub給年輕攝影師的忠告

在網路上看到了這一篇文章「給年輕攝影師的24條忠告」,原來很多華文BLOG都有這一篇文章,包括這裡這裡的繁體中文版,找了一下應該是原始出處的地方美國PopPhoto雜誌),但卻是25條。感覺像是看也沒看、一點都沒消化就直接轉載了,無論是覺得受用或者是不同意,應該都會有一些想法才是,特別是喜歡拍照的人。Charles Traub應該是針對職業的年輕攝影師,不過對業餘愛好者來說,這25個觀點也有它的價值。

原文連結


Do something old in a new way.
Do something new in an old way.
Do something new in a new way. Whatever works, works.

前三點主要是在說,攝影是沒有一定的方法,無論是拍攝還是後製照片,在傳統當中發掘創新,但也不要一昧摒棄舊的觀念。在創造新意以前,必定得經過不斷的努力、經驗累積之後才能有所成。


Do it sharp—if you can’t, call it art.

清 晰的影像是照片的基本,當然有時候攝影者想藉由故意的畫面模糊表達某些思想,那樣的照片往往被稱為(看不懂的)藝術。這一句話很適合用在商業攝影的範疇, 大部分的這一類攝影,幾乎沒有客戶會喜歡模糊的照片。就業餘攝影者來說,拍下清晰的照片也是很重要的,只是這個sharp的標準因人而異,過與不及都不 好。


Do fifty of them—you definitely will get a show.

不是很確定這句話的精確意義,字面上我想應該是要能撐起一個展覽的場面至少要有50張作品的規模。這句話應該也有鼓勵多拍照片的意思。


Do it big—if you can’t do it big, do it red.

不 考慮成本與展示環境的限制,照片基本上是越大越好的,大型的照片才能顯現畫面的質感與震撼力,也是考驗器材解像度與後製(列印或沖洗)功力的機會。職業攝 影師往往有商業媒體像是海報、報紙、雜誌,或是個展的舞台,比較沒有這樣的問題。但業餘攝影大都用網路來呈現,考慮儲存空間與網路頻寬,以及最重要的螢幕 解析度,適當的縮圖是比較好的。一張照片如果超過了一個螢幕畫面的範圍,觀眾看起來會很痛苦。

如果不能把照片做大,讓照片有吸引力也是很重要的。(do it red我想應該是這個意思,沒道理把照片弄"紅"吧XD)應該是讓較小的照片有吸引觀眾目光的魅力。


If you don’t know what to do, look up, or down—but continue looking.

常 常會有不知道怎麼拍的時候,無論是在手握相機的當下還是計畫拍照的階段。習慣透過觀景窗取景,有時候會忘記攝影真正的視野。攝影本身是一種看的藝術,並不 是拍攝的藝術。不知道怎麼拍就暫時放下相機,仔細看、觀察身邊的景物,忘記要拍照這件事。不一定非得拍什麼不可,但不要停止觀看這個世界。


Do celebrities—if you do a lot of them you’ll get a book.

拍攝名人?拍出名堂(名聲)?24條的版本就是少了這一個。後者的解釋應該是比較合理的,這部分是攝影師要打響自己的名號,多參加一些比賽或是經營網路部落格、線上像簿,如果照片能夠登上報紙雜誌、或是得獎的話,多少能提升能見度,投入市場也能獲得青睞。


Edit it yourself.
Design it yourself.
Publish it yourself.

這 三點是從照片的完成以後開始,編輯、設計到出版,攝影師都得親力親為。一個完整的作品集,光只有精彩的照片是不夠的,如果是書冊的形式還牽涉到了版面設計 (包括文案),照片編排,跟出版的印刷品質。如果是展覽則會有場地布置、觀賞動線、照片陳列、燈光配置甚至簡介的編寫,有的攝影展常會因為照片框的玻璃反 光糟蹋了攝影師的心血,也常看到有印刷不良的作品集破壞了照片的質感。

照片的拍攝到呈現,攝影者都必需親自來做,這是對照片的重視度,也是對觀眾的尊重。


Read Darwin, Marx, Freud, Einstein, Benjamin, McLuhan, and Barthes.

不 認識McLuhan,也只讀過Barthes的"明室"。但是看到Charles Traub推薦的這幾位作家(學者),包含了生物學、心理學、科學、哲學、符號學、文學等等領域,主要是建議年輕攝影師得多看看不同領域的書籍,別以管窺 天。許多創作生命不長/不強的攝影師,縱然名利雙收,但也只是「照片製造業者」而已。這個部分其實有討論的空間,畢竟不是每一個攝影師都以拍下曠世之作為 念,只想著增加收入、或是提升知名度也大有人在,這無關好與壞,只是這往往會走不出自己的風格,也很容易被模仿,繼而開始惡性競爭。攝影不只是技術風格, 攝影師的內涵也是一種風格。


Construct your images from the edges inward.

有人翻成「真誠地拍攝每一張照片」,我實在看不太出來有這樣的意思。"the edges inward"解釋成內在的邊緣,可以是一種內心的衝突,也可以是具有張力的部分。"邊緣"的對比總是比較強烈且明顯,而攝影本身就是一種表現對比的手法。


If it’s the “real world,” do it in color.

如 果是以拍攝真實世界為考慮,就用彩色。以前的年代使用黑白攝影是不得已,因為當時並沒有彩色攝影技術,時至今日、黑白的照片成為現代紀實攝影的濫觴。就記 錄的本質來說,當然以記下最多的資訊為重,因為效法過去的照片風格而一昧拍黑白照片是本末倒置的。這一點Charles Traub實在點出了當代紀實攝影的最大問題。試想二次大戰、南京大屠殺的照片如果是彩色的那會有多震撼。


If it can be done digitally, do it.

有 數位相機當然用數位拍了,底片到目前為止還有其優勢,但對大部分的影像需求來說,數位攝影的速度與應用的方便性仍然是凌駕於傳統底片攝影之上。像是平面媒 體,配合通訊網路,可以幾乎沒有時差地把新聞事件的照片傳到編輯的手上。這是底片辦不到的,即便是拍立得相機也必須經過數位化的掃瞄。


Be self-centered, self-involved, and generally entitled and always pushing—and damned to hell for doing it.

自 我中心、全心投入、不斷鞭策自己,不顧一切的拍攝信念。「攝影」與「照片製造」的最大差別就是在攝影是由拍照的人主導,而照片製造則是顧客導向。要有自我 的堅持是攝影師的先決條件,但是這樣是不夠的,全心投入不只是針對攝影本身,攝影師如果不能站在被攝者的立場、或是融入場景裡,處理在這個過程中的衝突與 矛盾,也是無用。


Don’t do it about yourself, your friend, or your family.

不 要拍攝自己、朋友、與家人的照片。這應該是指別拿他們來做主題,當然是針對職業人士,我想是因為拍攝自己認識的人會因為感情而覺得怎樣都好看(至少不難 看)的緣故。至於業餘人士,很多會拍照的高手,是只拍自己(與家人、朋友)的生活,這個部分我覺得可以挑戰的是「把居家生活拍到能引起陌生人感動」,自己 怎麼看都不覺得不好,但是要拍到能感動大眾卻也是很不容易的。


Don’t dare photograph yourself nude.

不要冒險拍攝自己的裸體。這部分我倒是持相反的意見,如果一位職業攝影師必須拍攝裸體模特兒而毫無頭緒的話,有必要讓自己入鏡、感受一下看到自己裸露的感覺。很多攝影師是不會想到「自己希望怎麼被拍下來」這一層的。


Don’t look at old family albums.

不要看家族像簿。回顧這些往事對攝影技術的幫助有限,但主要還是因為是「自己人」的緣故。


Don’t hand color it.
Don’t write on it.

不要手工加色、不要寫東西在照片上。

為了照片的真實性與完整性的考慮,即便是有文案的攝影集,也少有直接寫在照片上的(封面除外)。但是業餘用途我覺得不需要這樣的限制,在照片上塗塗改改,甚至直接加手寫註解、以漫畫的樣子呈現,是很好玩的。


Don’t use alternative processes—if it ain’t straight, do it in the computer.

拜 現在電腦科技發展之賜,很多以往想像不到的照片效果可以在短時間內製作出來,攝影師不需要藉由實體照片來實現想像力的靈光一現。職業攝影的時間與金錢成本 是很重要的,如果因為一個點子就大費周章拍攝(製作)照片,不但浪費時間也浪費金錢。「印(洗)出來看看再說」無論對職業還是業餘都是很沒有效率的事情。

另一個觀點是,當我們有什麼拍攝的動機時,在直接嘗試以前,可以先在網路上搜尋,看看有沒有類似的照片,或是去書店翻翻攝影集。無論是職業還是業餘,拍攝之前的「做功課」是很重要的一環。


Don’t gild the lily—a.k.a, less is more.

在一張已經很完美的照片上多做修飾,往往適得其反。過於複雜或是太多修飾/包裝的畫面,影像的張力與魅力往往不如單純直接的表現。


Don’t photograph indigent people—especially in foreign lands.

不要拍攝貧困的人們,特別是在國外。

這 一點似乎是很多效法「國家地理風」的人容易疏忽的。在一些比較落後的地區、開發中國家,常常會看到貧童向觀光客收取拍攝肖像的費用,另外也有被攝者不知情 (偷拍)的照片。有些人覺得這是「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我並沒有拍攝過這一類的照片,也不嚮往拍攝,但是卻也不認為拍攝他們是在踐踏他們 的不幸福。只是這樣的照片多少會被歸類在「內容為主」,而沒有一點攝影者的創作成分在裡頭。


Don’t whine, Just produce.

不要發牢騷,拍照就是了。對職業人士來說,抱怨市場需求、景氣、對手攝影師、甚至是攝影器材、消費者的眼光都是沒有意義的。不如好好用心鑽研如何讓自己的照片受到更多人喜歡。

對業餘愛好者來說,拍不好抱怨這抱怨那,一下子嫌相機太爛、鏡頭不夠銳利,沒遇到大景又怪東怪西的,先把所有除了自己以外的因素都數落一回,不懂得自省,是很難進步的。


如果有因為文字翻譯上的認知錯誤或缺漏,還請有緣的英文/攝影高手不吝指教。



資料來源, Charles Traub給年輕攝影師的忠告

Friday, 14 December 2007

used to+v和be+use to +ving 用法

A . be used to Ving 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習慣於做某事

I am used to getting up at 6:00 in the morning.



B .used to V 以前一向這樣做,但是現在不再這樣做

I used to get up at 6:00 in the morning.(But now I get up much late)


歸納一次


(1) be used to Ving 一向習慣於做某事

(2) be used 是被動語態,後面如有動詞,應用TO和後面的原形動詞隔開

(3) used to V 經習慣做某事(現在不再這樣做)

(4) get used to Ving = be used to Ving




【生氣】、【憤怒】、【抓狂】以及【哭笑不得】

有一天小新問爸爸 : 「爸,【生氣】、【憤怒】、【抓狂】以及【哭笑不得】有什麼不同 ?
. L( t( }- W; G) j3 u ^- h $ m7 ]/ K4 [5 o* F
爸爸說 : 「我做個實驗給你看,就容易懂了。」
6 P/ m) j7 E; v2 T5 x2 Y
4 ^8 v, k7 W! ~# n# T 於是他開翻電話簿,隨便找一個姓林的電話號碼,便撥了電話過去,電話接通爸爸按擴音鍵讓小新聽清楚.' d7 D5 ~: o# O* t6 Q) }4 b% T' _
& d+ X. U8 Z# `& ?4 v4 h$ O, t/ d
爸爸 : 「請問史特龍在嗎 ? 」 對方 : 「你打錯了 ! 」
$ {4 }. N" M+ d) w8 X) s: q+ e! e6 e3 D
爸爸 : 「少來了,史特龍在嗎 ? 」對方 : 「跟你說你打錯了 ! 」說著就把電話掛了。之後,爸爸立刻又打電話過去
: S/ } w7 O, i; \# L" l2 \
/ {: G1 ]9 d) x4 ]% V+ q& v7 ] 爸爸 : 「請問史特龍在嗎 ? 」對方 : 「誰啦 ! 你打錯了。」5 m/ B3 E6 _3 k" J+ _1 a; w

6 c' V+ a* W0 X, F4 j 爸爸 : 「請問史特龍在嗎 ? 」對方 : 「媽的,神經病。」又把電話掛了。爸爸馬上又撥了一通
. ] H8 }) J- u$ ?, T
g/ J8 H; W" W2 R9 V 爸爸 : 「請問史特龍在嗎 ? 」對方 : 「你到底是誰 ? 少無聊了 ! 」
9 l; j. K, [# J
) c! `# P% d, j) y# X" P 爸爸 : 「我是布魯斯威利,我要找史特龍」 對方 : 「白癡啊,我還阿諾史瓦辛格咧!4 m) T5 ^! ^1 {/ G$ p
你去死好了 ! 」說 完,就把電話甩上。爸爸告訴小新 :「這就是生氣。接下來,讓你看看,什麼叫憤怒吧 ! 」/ `2 Z& \7 L! B1 Y0 I) ]! u: b
7 z5 Y6 x7 Q$ z0 g3 Z0 _) }3 K! u
3 S6 Z6 b" R3 W* L: l

( [) b4 T- I: J4 @; t6 j 爸爸又撥一通電話過去6 P2 I1 F, J$ _4 s
爸爸 : 「請問史特龍在嗎 ? 」 對方 : 「你欠扁是不是 ? 要找史特龍打去美國啦!
0 H5 S% |7 H( m6 q 媽的,要是再打來,給我試試看 」3 H8 r( q, d, o0 p. T, \5 R; ?
說完就更用力的甩上電話。爸爸告訴小新 :「這就憤怒。接下來,讓你看看什麼叫抓狂吧 ! 」7 l9 G% P6 d7 _. F; o0 @
7 h6 E# g$ n6 k1 J2 t1 n
接著,爸爸又撥了一通電話,這次隔了一段時間才有人接,電話一接通7 l7 e+ o( o2 M
對方 : 「他媽的 ! 去你老母」正當他破口大罵的同時爸爸 : 「請問,是林公館嗎 ? 」
" v! V' f+ t; G( ~# J& ?! g* [ 對方 : 「喔,真是很抱歉 !因為剛有人惡作劇,我不是故意要罵你的」 爸爸 :
* y* ~+ N% M& ?3 _/ i- M5 m' k) w 「沒關係,請問史特龍在嗎 ? 」
7 U' S' j0 ~! r, Q 對方 : 「哇 ! 你娘卡好」這次沒等他罵完,爸爸就把電話掛了。 「這就是抓狂」4 ^! n6 T" U7 X
爸爸告訴小新:「你懂了嗎 ? 」0 |: }1 N4 c4 _& Y' p5 s! y' C( G

, _8 @) S- {$ T* B0 L( Z' y 「嗯 ! 」小新點點頭 : 「但 - 什麼是【哭笑不得】呢 ? 」 m: h6 C6 P8 H, }' l/ L
爸爸笑了笑,又打了同一個號碼,對方快速接起電話對方 : 「喂 ! 你是他媽的存心要找麻煩嗎 ?
: b- c* E9 U9 d 爸爸 : 「我是史特龍,請問剛剛有沒有電話找我 .......

Thursday, 13 December 2007

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是指於1998年7月,由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選編的《世紀之書》以及藍燈書屋的《當代文庫》編輯小組選出的本世紀一百大英文小說(The Hundred English Novels of The 20st Century)。其中以喬伊斯(James Joyce)《尤里西斯》(Ulysses)位居第一名,並且盛讚此書為「當代小說中的畢卡索」。《尤里西斯》於1922年出版,曾因晦澀、色情被英、美等國視為禁書,甚至當衆焚毀;今日全世界有近三百種譯本,是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英國航海作家康拉德(Joseph Conrad)一人入選了四本,是最大的贏家。


  1. 喬伊斯(James Joyce)愛爾蘭 《尤里西斯》(Ulysses)1922
  2. 費茲傑羅(F. S. Fitzgerald)美國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1925
  3. 喬伊斯(James Joyce)愛爾蘭 《青年藝術家的畫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1916
  4. 納巴科夫(Vladimir Nabokov)俄裔美籍 《羅莉塔》(Lolita)1955
  5. 奧爾德斯·倫納德·赫胥黎(Aldous Huxley)英國 《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
  6. 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美國 《聲囂與憤怒》(The Sound and Fury)1929
  7. 海勒(Joseph Heller)美國 《第22條軍規》(Catch-22)1961
  8. 柯斯勒(Arthur Koestler)匈牙利 《中午的黑暗》(Darkness at Noon)1941
  9. 勞倫斯(D. H. Lawrence)英國 《兒子與情人》(Sons and Lover)1913
  10. 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美國 《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39
  11. 勞瑞(Malcolm Lowry)英國 《在火山下》(Under the Volcano)1947
  12. 巴特勒(Samuel Butler)英國 《眾生之路》(The Way of All Flesh)1903
  13. 歐威爾(George Orwell)英國 《一九八四》(1984)1949
  14. 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英國 《我,克勞狄》(I, Claudius)1934
  15. 吳爾芙(Virginia Woolf)英國 《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
  16. 德萊賽(Theodore Dreiser)美國 《人間悲劇》(An American Tragedy)1925
  17. 瑪克勒絲(Carson McCullers)美國 《同是天涯淪落人》(The Heart Is a Longly Heart)1940
  18. 馮內果(Kurt Vonnegut)美國 《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1969
  19. 埃利森(Ralph Ellison)美國 《隱形人》(Invisible Man)1952
  20. 萊特(Richard Wright)美國 《土生子》(Native Son)1940
  21. 貝婁(Saul Bellow)美國 《雨王韓德森》(Henderson the Rain King)1959
  22. 奧哈拉(John O'Hara)美國 《在薩馬拉的會合》(Appointment in Samarra)1934
  23. 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美國 《美國》(U. S. A.)1936
  24. 安德生(Sherwood Anderson)美國 《小城故事》(Winesburg, Ohio)1919
  25. 福斯特(E. M. Forster)英國 《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1924
  26. 詹姆斯(Henry James)美國 《鴿翼》(The Wings of the Dove)1902
  27. 詹姆斯(Henry James)美國 《奉使記》(The Ambassadors)1903
  28. 費茲傑羅(F. S. Fitzgerald)美國 《夜未央》(Tender Is the Night)1934
  29. 法雷爾(James T. Farrell)美國 《「斯塔茲‧朗尼根」三部曲》(Studs Lonigan-trilogy)1935
  30. 福特(Ford Madox Ford)英國 《好兵》(The Good Soldier)1915
  31. 歐威爾(George Orwell)英國 《動物農莊》(Animal Farm)1945
  32. 詹姆斯(Henry James)美國 《金碗》(The Golden Bowl)1904
  33. 德萊賽(Theodore Dreiser)美國 《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00
  34. 渥夫(Evelyn Waugh)英國 《一掬塵土》(A Handful of Dust)1934
  35. 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美國 《出殯現形記》(As I Lay Dying)1930
  36. 華倫(Robert Penn Warren)美國 《國王供奉的人們》(All the King's Men)1946
  37. 威爾德(Thornton Wilder)美國 《聖路易‧萊之橋》(The Bridge of SanLuis Rey)1927
  38. 福斯特(E. M. Forster)英國 《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1910
  39. 包德溫(James Baldwin)美國 《向蒼天呼籲》(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1953
  40. 葛林(Graham Greene)英國 《事情的真相》(The Heart of the Matter)1948
  41. 高汀(William Golding)英國 《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1954
  42. 迪基(James Dickey)美國 《解救》(Deliverance)1970
  43. 鮑威爾(Anthony Powell)英國 《與時代合拍的舞蹈》(A Dance to the Music of Time)1975
  44. 赫胥黎(Aldous Huxley)英國 《針鋒相對》(Point Counter Point)1928
  45.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美國 《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1926
  46. 康拉德(Joseph Conrad)英國 《特務》(The Secret Agent)1907
  47. 康拉德(Joseph Conrad)英國 《諾斯特羅莫》(Nostromo)1904
  48. 勞倫斯(D. H. Lawrence)英國 《彩虹》(Rainbow)1915
  49. 勞倫斯(D. H. Lawrence)英國 《戀愛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1920
  50. 米勒(Henry Miller)美國 《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1934
  51. 梅勒(Norman Mailer)美國 《裸者和死者》(The Naked and Dead)1948
  52. 羅斯(Philp Roth)美國 《波特諾伊的抱怨》(Portnoy's Complaint)1969
  53. 納巴科夫(Vladimir Nabokov)俄裔美籍 《蒼白的火》(Pale Fire)1962
  54. 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美國 《八月之光 》(Light in August)1932
  55. 克洛厄(Jack Kerouac)美國 《在路上》(On the Road)1957
  56. 漢密特(Dashiell Hammett)美國 《馬爾他之鷹》(The Maltese Falcon)1930
  57. 福特(Ford Madox Ford)英國 《行進的目的》(Parade's End)1928
  58. 華頓(Edith Wharton)美國 《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1920
  59. 畢爾邦(Max Beerbohm)英國 《朱萊卡‧多卜生》(Zuleika Dobson)1911
  60. 柏西(Walker Percy)美國 《熱愛電影的人》(The Moviegoer)1961
  61. 凱賽(Willa Cather)美國 《總主教之死》(Death Comes to Archbishop)1927
  62. 鍾斯(James Jones)美國 《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1951
  63. 奇佛(John Cheever)美國 《豐普肖特紀事》(The Wapshot Chronicles)1957
  64. 沙林傑(J. D. Salinger)美國 《麥田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1951
  65. 柏基斯(Anthony Burgess)英國 《裝有發條的橘子》(A Clockwork Orange)1962
  66. 毛姆(W. Somerset Maugham)英國 《人性枷鎖》(Of Human Bondage)1915
  67. 康拉德(Joseph Conrad)英國 《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1902
  68. 劉易士(Sinclair Lewis)美國 《大街》(Main Street)1920
  69. 華頓(Edith Wharton)美國 《歡樂之家》(The House of Mirth)1905
  70. 達雷爾(Lawrence Durrell)英國 《亞歷山大四部曲》(The Alexandraia Quartet)1960
  71. 休斯(Richard Hughes)英國 《牙買加的風》(A High Wind in Jamaica)1929
  72. 奈波爾(V. S. Naipaul)千里達 《畢斯瓦思先生之屋》(A House for Mr. Biswas)1961
  73. 威斯特(Nathaniel West)美國 《蝗蟲的日子》(The Day of the Locust)1939
  74.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美國 《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1929
  75. 渥夫(Evelyn Waugh)英國 《獨家新聞》(Scoop)1938
  76. 絲帕克(Muriel Spark)英國 《瓊‧布羅迪小姐的青春》(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1961
  77. 喬伊斯(James Joyce)愛爾蘭 《芬尼根守靈夜》(Finnegans Wake)1939
  78.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英國 《金姆》(Kim) 1901
  79. 福斯特(E. M. Forster)英國 《窗外有藍天》 (A Room with a View)1908
  80. 渥夫(Evelyn Waugh)英國 《夢斷白莊》(Bride shead Revisited)1945
  81. 貝婁(Saul Bellow)美國 《阿奇正傳》(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1971
  82. 史達格納(Wallace Stegner)美國 《安眠的天使》(Angle of Repose)1971
  83. 奈波爾(V. S. Naipaul)千里達 《河曲》(A Bend in the River)1979
  84. 鮑恩(Elizabeth Bowen)英國 《心之死》(The Death of the Heart')1938
  85. 康拉德(Joseph Conrad)英國 《吉姆爺》(Lord Jim)1900
  86. 達特羅(E. L. Doctorow)美國 《爵士樂》(Ragtime)1975
  87. 貝內特(Arnold Bennett)英國 《老婦人的故事》(The Old Wives' Tale)1908
  88. 倫敦(Jack London)英國 《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1903
  89. 格林(Henry Green)英國 《》(Loving)1945
  90. 魯西迪(Salman Rushdie)(印裔英籍) 《午夜的孩子們》(Midnight's Children)1981
  91. 考德威爾(Erskine Caldwell)美國 《菸草路》(Tobacco Road)1932
  92. 甘耐第(William Kennedy)美國 《紫苑草》(Ironweed)1983
  93. 佛勒斯(John Fowles)英國 《占星家》(The Magus)1966
  94. 里絲(Jean Rhys)英國 《遼闊的藻海》(Wide Sargasso)1966
  95. 默多克(Iris Murdoch)英國 《在網下》(Under the Net)1954
  96. 斯蒂隆(William Styron)美國 《蘇菲亞的抉擇》(Sophie's Choice)1979
  97. 鮑爾斯(Paul Bowles)美國 《遮蔽的天空》(The Sheltering Sky)1949
  98. 凱恩(James M. Cain)美國 《郵差總按兩次鈴》(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1934
  99. 唐利維(J. P. Donleavy)美國 《眼線》(The Ginger Man)1955
  100. 塔金頓(Booth Tarkington)美國《偉大的安伯森斯》(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1918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Monday, 10 December 2007

轉貼:澳洲報報導"馬來西亞的浪費"

MALAYSIA'S been at it again, arguing about what proportion of the economy each of its two main races — the Malays and the Chinese — owns. It's an argument that's been running for 40 years. That wealth and race are not synonymous is important for national cohesion, but really it's time Malaysia grew up.

It's a tough world out there and there can be little sympathy for a country that prefers to argue about how to divide wealth rather than get on with the job of creating it.

The long-held aim is for 30 per cent of corporate equity to be in Malay hands, but the figure that the Government uses to justify handing over huge swathes of public companies to Malays but not to other races is absurd. It bases its figure on equity valued, not at market value, but at par value.

Many shares have a par value of say $1 but a market value of $12. And so the Government figure (18.9 per cent is the most recent figure) is a gross underestimate. Last month a paper by a researcher at a local think-tank came up with a figure of 45 per cent based on actual stock prices. All hell broke loose. The paper was withdrawn and the researcher resigned in protest. Part of the problem is that he is Chinese.

"Malaysia boleh!" is Malaysia's national catch cry. It translates to "Malaysia can!" and Malaysia certainly can. Few countries are as good at wasting money. It is richly endowed with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national obsession seems to be to extract these, sell them off and then collectively spray the proceeds up against the wall.

This all happens in the context of Malaysia's grossly inflated sense of its place in the world.

Most Malaysians are convinced that the eyes of the world are on their country and that their leaders are world figures. This is thanks to Malaysia's tame media and the bravado of former prime minister Mahathir Mohamad. The truth is, few people on the streets of London or New York could point to Malaysia on a map much less name its prime minister or capital city.

As if to make this point, a recent episode of The Simpsons features a newsreader trying to announce that a tidal wave had hit some place called Kuala Lumpur. He couldn't pronounce the city's name and so made up one, as if no-one cared anyway. But the joke was on the script writers — Kuala Lumpur is inland.

Petronas, the national oil company is well run, particularly when compared to the disaster that passes for a national oil company in neighbouring Indonesia. But in some respects, this is Malaysia's problem. The very success of Petronas means that it is used to underwrite all manner of excess.

The KLCC development in central Kuala Lumpur is an example. It includes the Twin Towers, the tallest buildings in the world when they were built, which was their point.

It certainly wasn't that there was an office shortage in Kuala Lumpur — there wasn't.

Malaysians are very proud of these towers. Goodness knows why. They had little to do with them. The money for them came out of the ground and the engineering was contracted out to South Korean companies.

They don't even run the shopping centre that's beneath them. That's handled by Australia's Westfield.

Next year, a Malaysian astronaut will go into space aboard a Russian rocket — the first Malay in space. And the cost? $RM95 million ($A34.3 million), to be footed by Malaysian taxpayer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er has said that a moon landing in 2020 is the next target, aboard a US flight. There's no indication of what the Americans will charge for this, assuming there's even a chance that they will consider it. But what is Malaysia getting by using the space programs of others as a taxi service? There are no obvious technical benefits, but no doubt Malaysians will be told once again, that they are "boleh". The trouble is, they're not. It's not their space program.

Back in July,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spend $RM490 million on a sports complex near the London Olympics site so that Malaysian athletes can train there and "get used to cold weather".

But the summer Olympics are held in the summer.

So what is the complex's real purpose? The dozens of goodwill missions by ministers and bureaucrats to London to check on the centre's construction and then on the athletes while they train might provide a clue.

Bank bale outs, a formula one racing track, an entire new capital city — Petronas has paid for them all. It's been an orgy of nonsense that Malaysia can ill afford.

Why? Because Malaysia's oil will run out in about 19 years. As it is, Malaysia will become a net oil importer in 2011 — that's just five years

away.

So it's in this context that the latest debate about race and wealth is so sad.

It is time to move on, time to prepare the economy for life after oil. But, like Nero fiddling while Rome burned,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is more interested in stunts like sending a Malaysian into space when Malaysia's inadequate schools could have done with the cash, and arguing about wealth distribution using transparently ridiculous statistics.

That's not Malaysia "boleh", that's Malaysia "bodoh" (stupid)..


By Michael Backman
November 15, 2006
AdvertisementAdvertisement


(網上直譯,旡時間整理.)

马来西亚已经在它再次,争论多大比例的经济,它的每两个主要赛事-马来人与华人-堪称登峰造极。它的一种说法指出,对已运行了40年。财富和种族的不等于就是重要的民族凝聚力,但真正它的时候,马来西亚长大的。

这是一个严峻的世界存在,就不可能有同情心都没有一个国家是偏向于争论如何分配财富,而不是对展开工作,创造它。

长期持有的目的,是为30 %以上的法人股权将在马来语中的手,但这个数字,政府用途,以自圆其说交出巨额大片的公众公司,以马来人,而不是其他种族,是荒唐可笑的。它的基地,其数字对股权价值,而不是按市场价值,但在账面值。

许多股票有面值的说,一元,但市场价值12元。所以政府的数字( 18.9 % ,是最近期的数字) ,是严重低估。上个月一份文件,由一名研究员在当地智囊型想出了一个数字的45 %根据实际股票价格。所有的地狱,一片混乱。该文件被撤销和研究员辞职以示抗议。问题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中国人。

"马来西亚boleh " !是马来西亚的国家追赶哭了。它翻译为"马来西亚能" !和马来西亚的,当然可以。少数国家的一样好,在浪费钱。它是富饶的自然资源和全国痴迷似乎是提取其中,出售它们赶走,然后集体喷雾收益了撞在墙上。

这一切发生的背景下,马来西亚的极夸大的责任感,在世界上的地位。

大多数马来西亚人相信,全球目光都对他们的国家和他们的领导人是世界上的数字。这是由于马来西亚的驯服媒体和虚张声势的前总理马哈蒂尔。事实是,很少有人在街上的伦敦或纽约都能指向马来西亚在一张地图上少得多名称及其首相或首都。

好像是为了指出这一点,最近一集辛普森具有新闻阅读试图向大家宣布巨浪曾触及有些地方所谓的吉隆坡。他不能发音城市的名称等,弥补了,因为如果没有人照顾,反正。但笑话,是对脚本作家-吉隆坡是内陆地区。

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在办好,特别是当比较灾难的推移,一个国家石油公司在邻国印度尼西亚。但在某些方面,这是马来西亚的问题。非常成功的纳斯意味着它是用来包底各种形式的过剩。

该klcc发展,在党中央,吉隆坡是一个例子。它包括双子塔,最高的建筑物,在世界上时,他们建立了,这是他们的论点。

这当然不是说有一个办事处短缺吉隆坡-有没有到位。

大马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些塔。有谁知道为什么。他们与他们的关系不大。钱,为他们出了地面和工程是外包给韩国企业。

他们甚至不办商场中心的下方。这是处理由澳大利亚的西田。

明年,一名马来西亚宇航员将进入太空乘坐俄罗斯火箭-第一马来语空间。和费用?元rm95万美元( a34.3万美元) ,将分,由马来西亚纳税人。科学和技术部长曾表示,一位登陆月球,在2020年,是下一个目标,以陆地为美国的飞行。有资料显示,并没有什么美国人将负责 为这,假设的,即使有机会,他们将予以考虑。但问题是什么是马来西亚越来越利用航天计划他人作为出租车服务?有没有明显的技术效益,但毫无疑问,马来西亚 人会被告知再次,他们是" boleh " 。麻烦的是,他们没有。这不是他们的太空计划等。

早在7月,泰国政府宣布,它将斥资rm490万元,建设一个综合体育场馆附近的伦敦奥运会网站,使马来西亚运动员能够列车有"习惯了寒冷的天气" 。

但夏季奥运会是在夏天。

那么是什么复杂的真正目的吗?数十个友好访问团由部长和官僚到伦敦去检查该中心的建设,然后就运动员,而他们的训练可能是提供一个线索。

巴莱银行外,一个一级方程式赛车轨道,整个新首都-纳斯付出了他们所有。它的是一个喧闹的宴会,胡言乱语,马国可负担不起。

为什么呢?因为马来西亚的石油,将一发不可收拾,在约19年。现在的情况是,马来西亚将成为一个净石油进口国,在2011年-这仅仅五年

远离。

因此它在这一背景下,最新的辩论,对种族和财富是如此伤心。

这是向前的时候,时间,以准备在经济生活中仅次于石油。但是,像nero的玩弄,而罗马烧毁,马来西亚政府更感兴趣的特技一样,派一名马来西亚进入太空时,马来西亚的不足,学校可以做得与现金,并争辩财富分配使用透明荒谬的统计数据。

这不是马来西亚" boleh " ,即的马来西亚" bodoh " (傻) ..

Monday, 3 December 2007

If you

If you don't like something, change it.

If you can't change it, change your attitude.

Don't complain.



Maya Angelou

Friday, 16 November 2007

多吃香蕉,得到中風機會降低40%

平日不正常的生活習慣,是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形成的原因。

為了防止這些疾病的發生,適度的運動,和均衡攝取營養的飲食,是相當重要的。

而營養高卡路里低,且能預防癌症,而引起大家注意的就是「香蕉」。

在去年日本癌症學會中,發表了香蕉具有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症效果的報告,而一天吃2根香蕉,就能有效地改善體質;此外,香蕉價廉、易食、攜帶又方便,是維持健康的營養素,真可說是「神奇的水果」。

香蕉對減肥相當有效,是因為它卡路里低,且食物纖維含量豐富。

香蕉非常甜,因此會被人們認為,卡路里一定很高,其實不然,一根香蕉(淨重約100克左右)的卡路里,只有87卡而已,與一餐的白飯量(150克220卡)比起來,大約只有一半以下的低卡路里。

香蕉可當早餐、減肥食品。

在繁忙的生活中,利用健康食品、或補充劑,來補充飲食不均衡的人,越來越多了。

而香蕉幾乎含有所有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因此從香蕉,可以很容易地攝取、各式各樣的營養素。

其中香蕉含有相當多的鉀和鎂

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而鎂則具有消除疲勞的效果。

由於香蕉的消化、吸收相當良好,因此從小孩、到老年人,都能安心地食用,並補給均衡的營養。

最近不吃早餐的人越來越多,而一天的活力來源,又是早餐,因此具有立即性、且能長時間保持能量的香蕉,便成為最適合當早餐的食品了。

此外,因為香蕉是低卡路里的食品,就算是正在減肥的人,也能毫不擔心的盡情食用。

台灣曾經是有名的香蕉出產國,每年外銷很多的香蕉到世界各地,這些香蕉美味可口,但您知道它們也拯救了無數的高血壓朋友?

香蕉中含有很多的鉀,用以平衡體內過多的鈉,鈉已知是高血壓的幫兇,香蕉中天然的鉀就成了高血壓朋友的天然保健食品,經常食用香蕉的人,患高血壓以及其它相關的心血管病變都比較少,如果您有高血壓的困擾,每天吃一兩支香蕉對您一定有幫助。

又如果吃得太鹹的話,為了不使身體內的鹽份含量過重,水份的代謝能力就會變差,所以全身變得浮腫,連腹部也凸出來。

這個時候,多吃含鉀的香蕉,可幫助促進鹽份的排泄,同時應調整飲食習慣,口味要清淡。

義大利曾經有醫學院做過研究,常吃香蕉者的體內“壞的膽固醇LDL”會降低,讓您的動脈清爽健康,如果法國人因為喝紅酒讓動脈年輕,我們多吃些香蕉也不會輸給法國的紅葡萄酒,英國劍橋大學也曾做過研究,多吃含鉀食物如香蕉,得到中風機會降低40%。

台灣香蕉名滿天下,台灣的高血壓有沒有比較少?

別忘了這個身邊的健康朋友,我們辛苦農民種植的健康食品─香蕉

你對「香蕉」將會有另外一種看法

不要把香蕉放進電冰箱!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對「香蕉」有另外一種看法。

香蕉含有三種天然糖份: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再加上纖維質。香蕉可即時提升人的功能。

研究顯示,兩條香蕉,可以提供足夠能量維持 90分鐘劇烈的運動。難怪很多世界知名的運動員都以香蕉為首選生果。但是,香蕉不單隻提供能量。香蕉還可以幫我們克服或治療好多病症和身體狀況,使我們必需把香蕉加進每天的餐單。

抑鬱症:最近一項調查發現,患抑鬱症的人,在吃過香蕉後,感覺好好多。因為香蕉含胺基酸,會轉化成血清促進素,令人鬆馳、提升情緒。

貧血:香蕉鐵質含量高,能刺激血液內的血色素。

血壓高:香蕉含極高量的鉀,但鹽份低,最理想是降血壓。最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宣佈,允許香蕉業宣傳香蕉能降低血壓高和中風機會。

腦力:在英國 Twickenha就有200 名學生,為了要提升腦力,幫助考試,在學期開始,於早餐、小休和午飯,都吃適量香蕉。研究顯示,含豐富鉀質的香蕉,能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對他們讀書有所幫助。

便泌:香蕉的纖維質很高,可幫助回覆腸胃正常活動,消除便泌,無需服用輕瀉劑。

宿醉:香蕉奶色加蜜糖可以即時解酒。香蕉鬆馳胃部,蜜糖提升血糖水平,奶抒緩精神和製做炭水化合物。

心絞痛:香蕉對身體有一種天然的制酸性,有鎮痛作用。

早上無精打彩。早餐後午飯前,吃少量香蕉可保持血糖水平。

蚊釘蟲咬。用香蕉皮內部輕擦患處,可退腫消炎。

緊張:香蕉的維生素 B含量高,可幫助抒緩神經系統。

超 重:澳地利心理學學校研究發現,工作壓力大,使員工會不斷進食巧力克和薯片去抒緩情緒。研究員對 5000名醫院的病人做研究,發體型肥胖的,通常都是司職壓力非常大的工作。研究總結認為,要避免引起對抒緩情緒食物的欲念,就應該約每兩小時吃一點高炭 水化合物的食物,以降低身體內的血糖水平。

胃潰瘍:香蕉是調理腸胃失調的食方,因為香蕉有著柔軟的纖維而且柔滑。對於長期患者來說,香蕉是唯一可以進食的未煮熟食物,而不會有不良反應。香蕉還可以中和胃酸和減少疼痛。

體溫控制:在不同國家、地區和文化中,都有把香蕉作為一種「降溫」的果物,可以用作降低身、心的熱度。在泰國,孕婦為了使嬰兒出生時有較為涼快的環境,臨盤時就會吃香蕉。

戒菸:香蕉可以幫助戒菸。香蕉含維生素 B6和 B12 ,也含鉀和鎂,可以複元戒菸者因為沒有了尼古丁刺激的影響。

壓力:香蕉所含的鉀,可以調節心跳使之正常化,從而將氧氣順利送到大腦,與及調節身體的水份。當受到壓力緊張時,我們的新陳代謝就會加快,因而使鉀的水平一降。鉀含量高的香蕉,正好作補充。

中風:據著名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指出,長期吃香蕉,中風死亡的機會率大大降低 40%。

香蕉的確可以治療許多疾病。如果跟蘋果比較,香蕉多四倍蛋白質、多兩倍碳水化合物、多三倍磷質、多五倍維生素 A 和鐵質、多兩倍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香蕉也含豐富的鉀,是最有益的食物。所以,應該把那句老句子改為:「一日一香蕉,醫生遠離我。」

PS 猴子經常都情緒高漲和開心,應該是吃得多香蕉的原因。還有,想皮鞋潔亮如新?嘗試用香蕉皮的裡面,直接擦到皮鞋,然後用乾布擦淨,效果立見。真神奇的生果!

香蕉緩解眼睛干澀避免其過早衰老

在電腦前工作的人常常會覺得眼睛干澀或紅腫、疼痛,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就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這是台灣番薯藤健康網站的一篇文章日前告訴讀者的。

文章中指出,香蕉保護眼睛的功能首先和其中含量豐富的鉀有關。人體攝入鹽份過多,會導致細胞中存留大量的水分,引起眼睛紅腫。香蕉中的鉀可以幫助人體排出這些多余的鹽分,讓身體達到鉀鈉平衡,緩解眼睛的不適症狀。

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卜素。當人體缺乏這種物質時,眼睛就會變得疼痛、干澀、眼珠無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僅可減輕這些症狀,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眼睛疲勞,避免其過早衰老!


Friday, 9 November 2007

還記得這個馬克杯嗎?



感謝妳那段時間的陪伴,
杯子上面的 "時間" 這兩個字,

From 20071030 還記得這...


其實早就停止在我妳的心中...

Wednesday, 7 November 2007

九型人格分析

轉貼自 http://tungisland.googlepages.com/article060.html

九型人格分析
第六型忠誠型、忠誠型、尋找安全者、謹慎型
16%
第九型和平型、和平者、和諧型、維持和諧者
16%
第五型智慧型、觀察者、思想型、理性分析者、思考型
14%
第一型完美主義者、完美型、改革者、改進型、秩序大使
11%
第七型快樂主義型、豐富型、活躍型、創造可能者、享樂型
10%
第四型藝術型、浪漫者、自我型、憑感覺者
10%
第八型領袖型、能力型、挑戰者、保護者、權威型
8%
第二型助人者、全愛型、助人型、成就他人者、博愛型
8%
第三型成就者、事業型、成就型、實踐型
7%



第六型

你會是一個很好的員工,因為你很忠心盡責。安全感對你來說是很重要的,因此當遇到新的人和事,都會令你產生恐懼、不安的感覺。基於這種恐懼不安,凡事你都會作最壞打算,換句話說,你為人都比較悲觀,也較易去逃避了事。
主要特徵:

* 推延行動,用思想代替行動。
* 工作無法善始善終。 。
* 忘記對成功和快樂的追求。
* 對權威的極端態度,要麼順從,要麼反抗。
* 懷疑他人的動機。尤其是權威人士的動機。
* 認同被壓迫者的反抗事業。
* 對於被壓迫者或者強大的領導者表現出忠誠和責任。
* 害怕直接發火。把自己的怒氣歸罪於別人。·
* 疑心很重。
* 在環境中搜索能夠解釋內在恐懼感的線索。
* 通過強大的想像力和專一的注意力來獲得直覺,這兩種能力都來自於內心的恐懼。


第九型

在很多情況,你都是和平使者,善解人意,隨和。你很容易了解別人,卻不是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會顯得優柔寡斷。相對地說,你的主見會比較少,寧願配合其他人的安排,做一個很好的支持者,所以你是心較被動的。
主要特徵:

* 用不必要的事物來取代真實的需要。最重要的事情往往被留在了一天的最後時刻。
* 難以做出決定。「我是同意,還是不同意」或「我是想去,還是不想去?」
* 根據習慣行動,重複熟悉的解決方法。儀式主義。
* 很難說"不"。
* 壓抑身體的能量和怒火。
* 用被動進攻和頑固堅持來表現控制力。
* 關注他人的立場。
* 難以保持個人的立場,但是卻能擁有感知他人內心體驗的能力。

代表人物:林肯、華德‧迪士尼


第五型

你是一個很冷靜的人,總想跟身邊的人和事保持一段距離,也不會讓情緒失控。很多時,你都會先做旁觀者,之後才投入參與。另外,你也需要充分的私人空間和高度的私隱,否則你會覺得焦慮不安。你很有機會成為專家,例如電腦、漫畫、時裝,因為你對知識是非常熱愛的。
主要特徵:

* 保持不被涉及的狀態;感到威脅時,第一道防線是撤退或者繫緊安全帶。
* 害怕用心去感覺。
* 過度強調自我控制。把注意力從感覺上挪開。「戲劇是給那些普通人看的。」
* 情感延遲。在他人面前控制感覺,等到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表露情感。
* 把生活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把不同的事情放在不同的盒子裡,給每個盒子一個時間限制。
* 希望能夠預測到將要發生的事情。
* 對那些解釋人類行為的特殊知識和分析系統感興趣。希望找到一張解釋情感的地圖。
* 分不清精神上的不依賴和拒絕痛苦的感情封閉,是沒有悟道的佛。
* 喜歡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關注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觀點不受情感偏見的影響。

代表人物:愛因斯坦

Tuesday, 9 October 2007

「轉貼文章」十個誤打誤撞發明

許多震驚世界的發明都是「誤打誤撞」而來,例如牛頓因蘋果落地而發現萬有引力。美國著名雜誌《連線》(Wired)最近公布十項轟動全球的偶然發明,排名首位的是幫助男士重振雄風的藥物「偉哥」。
3G)P*T)V4c&U+I#y,v9S
1.偉哥tvb now,tvbnow,bttvb,tv series,tv drama,movie,bt,download/[6a5|*X/t*[4x8w
威爾斯一間藥廠對原本治療心臟病的藥物進行臨床觀察後,意外發現偉哥能通過改善腹溝附近的血液循環而治療陽痿病症。+o"O'O,O2J!L&u"O

-s"U#{:N4W;k2.迷幻藥
9a'|1n.p.\#g+Z'a"i瑞士科學家霍夫曼在研究一種怪病時,無意間試服迷幻藥後,經歷人類史上首趟「迷幻之旅」。
3g%I5M#x7j!z0[www.tvbnow.com#j&A7}/q%r5F9^(D
3.X光
)d4j.Z-k6?-f&E'p9U,ETVBNOW 論壇德國科學家倫琴在更換實驗器材時,看到自己手骨在牆上留下投影,發現一種具強勁穿透性的射線。)h&v-L.w'];s!Y&X;j0]

*]+C3I1X-q9N*etvb now,tvbnow,bttvb,tv series,tv drama,movie,bt,download4.盤尼西林 k!x,k5p.f/h7n#i3` I
蘇格蘭科學家弗萊明疏忽為盛有葡萄球菌的培植盤子蓋上蓋子,意外發現盤尼西林可將葡萄球菌殺光,因而發明出治療皮膚病的良藥。TVBNOW 論壇)O;I:G/d1[%X6E8m/K
(Y9d-R0N/n*]3`1E7v/D
5.代糖
9}0y1z5I&d*F8\.R0C1E-jtvb now,tvbnow,bttvb,tv series,tv drama,movie,bt,download環氨酸鹽、天門冬氨丙氨酸甲酯和糖精的誕生都應歸功那些忘記洗手的科學家,其中糖精是科學家在研究煤炭焦油的衍生物時偶然發現,其餘兩種是醫學研究中的副產品。7d/y1K7G9R/C0G
www.tvbnow.com:K-e6C#R-A+C&S0a
6.微波爐TVBNOW 論壇 T*N z4t9P+a)I5R c'[
美國工程師斯潘塞因口袋中的朱古力被磁控管熔化,發明出微波輻射器。
X;@9j+U6R&w6K8b)~!T'W
"k$B5S.f%s*^/N*Y8l7h7.白蘭地酒TVBNOW 論壇.D!f J1@4M6P
商人在運輸過程中將水分蒸餾,因運抵後沒有將酒復原而變成白蘭地。
:@#_0^8G!{9K&e-?*Stvb now,tvbnow,bttvb,tv series,tv drama,movie,bt,download
%r,x/y3[&n(|.[5B&U&O8.硫化橡膠9h0e/w4@&^#Z6b/W.c
古德伊爾偶然發現在橡膠中加入硫能增加強度,製品遇熱不軟,逢冷不脆,性能非常好,成為車胎用料。
7~)t$a-E#UTVBNOW 論壇/@5|4R-S+E9_%w
9.彈性橡皮泥2` T5Q7Q8?)]5a'{
工程師賴特將橡膠混合硼酸和硅油製成合成橡膠,一直無人問津,後來被用作生產玩具。;X.q3q6[7\3o.Z:u1D:{

7?4R&};O$]&OTVBNOW 論壇10.薯片
$w;_'}$n+k'cTVBNOW 論壇廚師克拉姆被顧客投訴薯仔切得太厚後,將薯仔切成薄片再煎炸,迅速成為最受世人歡迎的零食

Wednesday, 3 October 2007

王文華 : 史丹佛的12堂課 ~ 12 史丹佛沒有教我的事

12-12 史丹佛沒有教我的事         ‧王文華 

1994年,我從史丹佛畢業。十年來,在紐約、東京、佛羅里達、台北工作,歷經了金融、電腦、電影、電視等不同產業。史丹佛教的很多技巧,在現實世界中一針見血地適用。但也有一些東西,不是史丹佛,或任何學校,可以教我的。 

第 一是「common sense」。這是指受過教育、有商業經驗的人,對問題的常識性了解和本能的判斷。史丹佛沒有直接教我common sense,她 只是給我很多觀念和技巧,幫助我培養common sense。就像沒有外力能直接給你肌肉,你必須靠充足的營養(教育)和適當的運動(經驗),才能練出 肌肉。

建立在常識上的直覺,是最被忽略的商業技能。一家公司,大至策略、小至表格,如果讓一個有教育和經驗的人直覺感到「怪怪的」,需要 腦筋急轉彎才能勉強了解或同意,就表示這個策略不make sense。只要覺得怪,就是有問題!這就像如果你開始懷疑老公有外遇,很抱歉,十之八九他真 的有外遇。

你不需要MBA,你只要有common sense,就可以在大部分企業裏成功。有了MBA,反而會失去common  sense。每家公司都有不make sense的事,我統稱它為「BS」("bullshit")。很多時候,MBA是BS的罪魁禍首。我們在學校學了 一堆「模型」和「模組」,為了突顯自己和非MBA的差異,就把這些BS用唬人的英文術語精美地包裝起來,硬生生地塞進組織的喉嚨中。很多公司裏疊床架屋的 結構、拐彎抹角的流程,都是自以為聰明的MBA的傑作。我們本應比一般人更有商業的common sense,但有時候被驕傲沖昏了頭,做出最多不 make sense的事。所以我警告自己:每進一家公司,先去請教最資深的人,那怕他只是工友。看盡公司來來往往的人和事,資深的工友往往比新來的老闆 更有sense。

史丹佛沒有教我的第二件事是「簡化」。MBA為了炫耀自己的招術,常常把分析的方式和做事的方法搞得很複雜。好像 Excel越大他就越聰明,PowerPoint越多張就越有料,會議中大家越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他就越有價值。次等的人才,總是讓大家見山不是山,見水 不是水。

簡化架構、流程、人力、和會議,是改革公司最迅速的方法。「會議」是現代企業最大的浪費,發明conference call機器的人,應該被拖去撞牆。任何一家公司,什麼事都不要做,只要把開會的次數和時間減少一半,立刻就會進步。

開 會、報告、表格、公文,大多只是沒有安全感的主管耀武揚威、加強控制的方式。主管若是把自己在開會中的訓話錄起來,事後放給自己聽,保證會覺得噁心會睡 著。員工若是把E-mail中「寄件備份」的信拿出來看,一定會感歎自己浪費了多少青春在寄沒有意義的信!「刪除」是E-mail最好的功能,如果我們能 用這個功能來處理公司中每天氾濫成災的BS,上班會更愉快,也更有效率。

史丹佛沒有教我的第三件事是「輕重緩急」。不管職務、階級、能 力、性別,每個人,每一天,永遠在煩五件公司的事,五件私人的事。也許你升到總經理,也許你有了一百億,你還是有十件事在煩,只不過事情會不一樣。活著, 就會被圍堵。工作,就是要掙扎。在十件事包抄之下,先處理哪件事?這時需要宏觀的視野,來判斷優先順序。面臨兩難時,家人比同事重要。公司陷入危機, sales比training重要。這就是優先順序。

當然,大部分的兩難,不會這麼簡單。在排定順序時,用簡化的方法,把BS踢開,讓選項減到最少。再用common sense,找出最重要的事。然後focus!公司的事是永遠做不完的。你只能期待每天結束前,做完對今天來說最重要的那一件事。

史丹佛沒有教我的最後一件事是「人」。人是最重要的。你跟隨的老闆、合作的同事、選擇的下屬、服務的客戶,以及最重要的,你自己,決定了你在職場中快不快樂,成不成功。產業、公司、頭銜、工作內容都是次要的,你能不能成長,最重要的還是你和你身旁的人。

我 很多絕頂聰明的同學,有時包括我自己,都被史丹佛的光環害了。入學時是睜大眼睛的理想主義者,當主管後變成張牙舞爪的地獄怪客。他們身上不再有加州陽光, 而是一日又一日的負面能量。跟隨他們的人,再怎麼優秀努力,最後還是失敗。空無一人的豪宅,往往鬧鬼。穿著華服的屍體,看起來更悲傷。品牌、願景、策略、 戰術都是死的,公司要成功,只有看人。

2004年12月,我當經理人的第十年。我們公司正把握最後機會衝2004年的業績,同事們面臨極大壓力。晚上十點,我走出辦公室,看到業務部有一位同事還在加班。

「你怎麼還不走?」

「我在打我明天拜訪客戶的行程,你不是要我們每天交嗎?」

「早點回去吧。」

「老闆,」他猶豫一下,「我下禮拜可不可以請一天半的假?」

「怎麼了?」

「我知道公司最近在衝業績,不應該請假,但我媽下禮拜開刀,我想去陪她……」

那 一刻,我想起了十多年前,那個興高采烈進入史丹佛、夢想將來要藉企業改變世界的年輕人。我想起了那個坐在馬蹄形教室,堅信企業,是可以挖掘出人性最美好一 面的年輕人。我想了十年來,在美國、日本、台灣工作的喜悅和BS。我想起了那些意興風發,和忍氣吞聲的會議。我想起了所有史丹佛曾經教過我,和沒有教我的 東西……

然後我輕輕關上同事的電腦,「早點回家陪你媽,下禮拜都請假吧。」

王文華 : 史丹佛的12堂課 ~ 11 別聽主流民意

12-11 別聽主流民意           ‧王文華 

史 丹佛的第一學期,必修課之一是「組織行為學」。這堂課以心理學和社會學為基礎,研究各階層員工的行為模式和心理動機。課堂上談過「Group  Norms」的觀念,我把它翻成「主流民意」。這是指在組織中,個人的思考會向大多數人的意見靠攏,想法不同的少數人會自動放棄發言,或修正意見。 

「主流民意」有助於企業團結一致地向前,但也讓眾人陷入隨波逐流的盲點。自詡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史丹佛MBA,當然對「主流民意」不以為然。討論時紛紛認為領導人應該抵抗追尋主流的傾向,讓組織中不同的聲音充分表達。

然而,到了畢業前夕找工作時,大家都兇猛地追求起「主流民意」。

兩 年MBA課程中,有兩次找工作的熱潮。一次是一年級結束前找暑期工作,第二次是畢業前找正式工作。兩次都有眾多企業來校園徵才,兩次都有同學爭奪面談機會 的盛況。爭奪最激烈的兩類工作,永遠是「投資銀行」和「企管顧問」。不管大家之前的背景如何,兩年中修了什麼課,經過兩年主流民意的洗禮,畢業後都想加入 「高盛」或「麥肯錫」。

主流民意認為:「投資銀行」和「企管顧問」是尊榮最高、待遇最好、最能夠運用到MBA分析技巧的行業。其他行業各 有缺點:dot‧come風險大,拿到的可能是一堆「紙錢」。行銷工作待遇差,有趣卻不能當飯吃。至於製造業的公司,又土又苦,公司又不在東西兩岸,完全 沒有光環。

這些評估是根據多年來學長的經驗,不會有錯。於是同學們在選擇出路時,就用這些作參考值。所以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也不管自己過去有沒有「投資銀行」或「企管顧問」的經驗,也不管自己知不知道這些公司到底在做些什麼,拼了命爭取面談機會,搶搭這兩班時尚列車。

這 種心態跟考大學填志願一樣。我們在年紀很輕,還不完全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情況下,迷迷糊糊地選了一個科系,然後就這樣決定了一生的事業。外界對那些熱門科系 的社經地位評估完全正確,我們忠誠地走下去大概也可以得到那些科系所承諾的美好遠景。但達到那個遠景的人,往往內心空虛。因為我們聰明反被聰明誤,在精打 細算時忘了最重要的一個評估標準……

就是自己的心。

這個獨一無二,最不能順應主流民意的東西。

畢業多年 後,再遇到當初進入「投資銀行」和「企管顧問」的金童玉女,我更體會到自己興趣的重要。當顧問的朋友抱怨工作時間長、終年出差在外,若非咬緊牙根一路做到 合夥人,平均兩年就閃人了。投資銀行的朋友抱怨工作無比枯燥。整日跟數字糾纏,活得沒有人味。他們紛紛吵著四十歲退休,不是因為想每天打高爾夫,而是為了 縮短選錯行的痛苦。遵循民意、忽略內心,是我們都犯過的錯誤。畢竟,在後悔和失眠開始之前,誰會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當自己不確定,而同學和媒體又不 斷地為某些工作、公司、產業加諸光環時,我們自然就隨俗了。有本錢後悔的,鍛羽而歸,大徹大悟後重新開始。沒本錢的,一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活在被欺 騙和被辜負的憤怒中。

史丹佛當然知道她的畢業生未必人盡其才,所以試圖在「主流民意」的浪潮下,鼓吹少數價值,救起一些隨波逐流的學生。 史丹佛位於矽谷中心,所以常請創業有成的校友回來演講,鼓勵同學放棄名利,走辛苦的創業路。此外,史丹佛有一個著名的「公共管理計畫」,提供特別課程,訓 練同學把管理技巧運用在非營利性質的公共組織中。這些「旁門左道」的魅力當然比不上「麥肯錫」,但只要它們存在,學生們就更有可能在資本主義中找到自己的 心。

史丹佛做的,國內企業也可以做到。身為員工,我們是否有在公開場合「耍個性」的膽量和實力?當主流民意像電子合成器般響亮,我們能不 能仍堅持自己獨特的嗓音?身為主管,除了要員工熟記我們一廂情願的願景,是否設計了管道和誘因來刺激他們發揮獨特的想像力?在大多數的公司,會議上總是寂 靜無聲,Messenger上卻民怨沸騰。老闆面前畢恭畢敬,老闆下班後就急著收東西。這樣脆弱的主流民意,只能培養官僚氣息,沒辦法培養一流的員工或產 品。

是時候了。每一個公司,都讓「旁門左道」出來透透氣吧!每一個員工,在觀察風向之餘,偶爾可以逆風前進,在公司走廊上,溜一溜你的心。

王文華 : 史丹佛的12堂課 ~ 10 不完美?OK!

12-10 不完美?OK!           ‧王文華 

在近乎完美的史丹佛,我學到最寶貴的一課是:「不完美是OK的!」 

我們那屆的358位同學,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產業。他們唯一的共同點,是在進史丹佛之前,都習慣做佼佼者,有些甚至當了一輩子的第一名。這樣的名聲,以及隨之而來的自我期許,讓他們成為無可救藥的完美主義者。而完美主義,是他們在史丹佛的痛苦來源。

史 丹佛鼓勵同學合作、避免惡性競爭,因此同學的成績不對其他同學或來校徵才的公司公佈。但三百多人在一起,成績自有高低。對於一向都是第一名的人,突然要接 受他排在三百多人的車尾,縱使別人不知道,自己也會極度痛苦。我跟很多同學都在不同程度上都經過了這種心理震撼,不論在課業、求職、社交上,一向成功的我 們,突然發現:Oh, my God, 我已經不完美了!

在頂尖的組織,保持完美的確很難。以「從A到A+」作者柯林斯所教的「創業」課 程為例,他規定上課前要讀的案例、講義、教科書章節,每次都有一百多頁。其他課程的要求也一樣嚴厲。如果你在學期中還到處與企業面談找工作,真的很難徹底 地準備每一堂課。在史丹佛,上課前沒讀過案例是最大的罪過。犯罪人的特徵是低著頭坐在教室角落,把桌上的名牌壓低,希望老師不要點他們發言。這對一輩子抬 頭挺胸的菁英,談何容易?

我也曾是那低頭的之一。但我和其他低頭的,以及某些抬頭的,甚至某些老師,慢慢地體會到:It's OK,我們 不需要事事完美,不需要永遠做第一。這並不是阿Q精神,為失敗找藉口。這比較像聯考時碰到不會的題目先跳過去,最後沒時間寫的題目用猜的。如果完美是不可 能的,或是因為完美我們必須變得很不快樂,那麼天殺的,我們接受,甚至擁抱,不完美。

畢竟,什麼是「完美」呢?我看到某些「完美」的同 學,為了繼續維持人生中第一名的紀錄,認真地準備老師要求的每一份講義,因此錯過了星期三下午和同學喝啤酒交誼的時間。他們最後的確得了第一名,畢業時上 台領獎狀。但他們在台上看起來好蒼白,因為這兩年中他們沒有好好享受過加州陽光。

至於「自暴自棄」的我們,生存的方法是設定優先順序。如果我已經知道沒辦法讀完五篇講義,那麼我選擇精讀最重要的案例,其他四篇瀏覽一下就好。第一次這樣做,當然有很強的失落感,覺得自己墮落了。慢慢地,我試圖從這樣不完美的模式中,學到最多的東西。

完 美主義者的人生態度,是全有或全無。他不能忍受擁有的東西有任何瑕疵。然而當我畢業,進入業界,開始帶人,承擔責任,我發現:真實的企業是不容許領導者抱 著全有或全無的潔癖的。真實好的領導人,在股東權益和良心道德的底線前,日復一日、夜復一夜,放下身段,耐心地協調和妥協。他的成績也許不像完美主義者那 樣容易被媒體注意,但他的成果卻一點一滴被員工和股東感激。

經過了這些年不斷追求完美的經驗,到頭來,我才發現當完美主義者是容易的。因為他只要低頭硬幹,不需要用到任何的判斷和創意。在不完美的狀態下奮鬥才是美的,因為每天都是一局新棋,他必須瞻前顧後,亦步亦趨。

聰明人最大的毛病,是嫌棄比他笨的人。完美主義者的另一項缺點,是他要求身旁每一個人也要完美。多少有天才老闆的公司,員工的士氣是最低的!因為不管員工再怎麼努力,換來的還是老闆的批評。最後老闆事必躬親,自己累死,也害了整個公司。

職 場中大部分的人都很上進。我們的問題從來不是不努力,不認真,標準太低。我們的問題是不管對人對己,都太努力,太認真,太要求完美!史丹佛畢業十年,我仍 擺脫不了這個魔咒。但我時時提醒自己:Relax,你已經畢業了,沒有人再在乎你的名次。你可以失敗,可以搞砸,可以給自己和別人一點空間。你可以,他X 的,偶爾做最後一名!

王文華 : 史丹佛的12堂課 ~ 9 摸我、感覺我

12-9 摸我、感覺我             ‧王文華 

史丹佛的第二年,我們開始選修。專業實用、幫大家先修華爾街職能的「債卷工具及管理」、「衍生性金融商品」等,當然大受歡迎。然而大家真正擠破頭的,是一堂只收36人,俗稱「摸我、感覺我」的課程。 

「摸 我、感覺我」("Touchy-Feely")的正式名稱叫「人際互動」,是史丹佛商學院中最抽象、最具禪意、最不實用,卻最具有深遠影響的一課。企業中 所要求的能力分「硬技巧」和「軟技巧」。「硬技巧」指的是財務、會計、統計這種完成商業工作必備的工具性技能。「軟技巧」指的是組織EQ、創業精神、商業 倫理等抽象性修養。因為「硬技巧」具體,可以短期學會,「軟技巧」抽象,法力無邊,MBA學生普遍的缺點是能硬不能軟。「人際互動」受歡迎,顯示出一向被 刻畫化成聰明有效、冷血無情的MBA,內心深處其實有許多迷惑和焦慮。 

「摸我、感覺我」的基本要求,是大家把罩門全開,和同學全方位交 流。第一堂課,老師把同學分成三個「T-group」("Training Group''),每組十二人,組員間互相評估彼此的個性類型和做人風格。這 對自命不凡的MBA,是極大的挑戰。我們只擅長Excel,蜻蜓點水地做策略報告,現在突然要剖心挖肺,做公開的心理治療!談何容易?除了每星期兩堂課, 各組每週還要選定一個晚上聚會。在浪漫的加州月光下,進一步搜尋彼此的靈魂。MBA通常狐群狗黨很多,但很少有人經歷過這樣親密的關係。 

每 次上課,老師會介紹一項人際互動的觀念或工具,接著分組討論,藉由角色扮演,讓同學將觀念運用在實際的企業狀況裡。分組練習是這堂課的關鍵。因為把一群背 景不同的人放在一起,縱使什麼都不做光聊天,已經在學習人際關係。在練習的過程中,同組的夥伴會給你意見。在高傲的MBA耳中,建設性的意見聽起來也像惡 意攻擊。其他課鼓勵個人踴躍發言,這堂課卻訓練我們耐心地聽別人說話。「人際互動」的第一點,就是不要亂動,專心傾聽。 

為了彰顯不同溝 通風格會導致的衝突,很多分組討論是沒有結構的。老師刻意把大家丟進一種清談的混亂中,讓各組自己理出章法來。對分析成癮的MBA來說,混亂是死罪!會議 室中沒有agenda,就好像大家都沒穿衣服一樣。老師刻意製造的混亂是要告訴我們:在真實世界裏,你沒有辦法要求別人依照你的溝通模式來和你互動。在公 司、家庭、愛情、友誼中,為什麼兩個都善良且聰明的人會溝通到為之氣結?為什麼你的意圖和訊息會被曲解?模式不同!混亂是好的。在自由市場的私人企業中, 沒有誰一定要聽誰的。威權唯一能管住的,只有庸才。「人際互動」的第二點,就是放棄潔癖,容忍混亂。我們都太有條理了,偶爾要享受失控的樂趣。 

在 12人的T-group中,很容易變成旁觀者。助教會不時刺激旁觀者,把心掏出來。掏心是冒險的行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在當下或事後會如何反應。但冒這種 險是讓人與人之間真正產生「互動」的唯一方法。碰到人際關係的問題時,我們可以依然行禮如儀,我叫你張課長你叫我王經理,背後再找機會整你。也可以誠實地 說「我認為你這樣做不對,你覺得我們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掏心,當然可能讓對方更容易制你於死地,但只有這樣才能建立長久關係。 

畢 業這麼多年,有了管理經驗,發現當初學的這些軟技巧的確重要。在企業做事,特別是擔任主管,到頭來,管的不是數字,而是人際關係。管理數字容易,永遠有更 好的軟體、剛畢業的MBA幫你。管理關係,很不幸的,沒有速成的解決方案。「分析」容易,「體會」難。訓練員工的「知識」和「技巧」容易,影響他們的「態 度」和「情緒」難。為什麼在營運和聲譽都頂尖的公司,員工還是會奮力傳播完全配不上他們素質的八卦和謠言?因為領導人在創造數字的同時,遺落了員工的心。  

在這個硬碰硬的時代,我們都可以軟一點。與其在會議室中劍拔弩張,不如讓別人來摸你、感覺你。 

王文華 : 史丹佛的12堂課 ~ 8 Shut Up!Do Something! 

12-8 Shut Up!Do Something!     ‧王文華 

史 丹佛第一年結束後的暑假,我在洛杉磯的葛雷廣告公司(Grey Advertising)找到暑期工作。我把所有的家當塞進小車,花了六個小時,從舊金山 開到洛杉磯。到洛杉磯時已經下午五點,晚上要睡哪裡呢?零機一動,跑到UCLA的校園,查看學生佈告欄上的便宜公寓。看了四、五家,最後租下某個人家後院 一間獨立的客房。當晚十二點,我把車開進後院時,撞碎了左邊的後照鏡。第二天去換,200塊美金!我心想:嗯……這會是一個快樂的暑假! 

葛 雷是當時美國最大的獨立廣告公司(不屬於任何集團),洛杉磯分公司有兩百多人。我被分配到研究部門,負責他們最大的客戶--「幸運超級市場」 ("Lucky Stores"),的顧客研究計畫。三個月下來,我把在史丹佛學的統計學運用得爐火純青,也對超級市場各項商品的利潤瞭若指掌。但我學到 最多、後來影響我工作和寫作最深的,是四個字:「專業精神」。 

專業精神表現在很多層次。最基本的不外乎是服裝、禮儀、準時、守信等。 

專 業是嫻熟和正確地把工作做好,不浪費其他和你有交集的同事和客戶的時間。「幸運超市」的顧客研究計畫,是由我們雇用的研究公司進行電話採訪,然後把採訪結 果交給我們分析。我的工作,是把今年的結果和過去幾年的結果比較,抓出異常的趨勢,供研究部門的主管逐一詮釋。好比說,針對「你平均在幸運超市裡購物的時 間」這一題,若是今年的時間和過去幾年比起來有明顯減少的趨勢,我必須要舉起紅旗。 

好幾次,在我沒有舉紅旗的題目,研究主管憑記憶判斷今年的數字跟前幾年有差別。他調出過去資料一看,果然如此。我的大意或無能,使得他必須多花十分鐘看原始資料。我,明顯地不專業。 

實 習一個月後,老闆對我漸漸放心,放手讓我跟客戶聯絡。我既緊張又興奮,常拿起電話,天南地北扯個不停。老闆告訴我:所有純談公事的電話,都應該在五分鐘內 講完。因為大家上班時都忙,專心的極限是五分鐘。五分鐘內講不清楚的事,就用E-mail。E-mail不可以超過電腦螢幕的篇幅,超過的話,請去親自拜 訪客戶。 

這些年在職場我發現:五分鐘,的確可以把大多數的事講清楚,只要你事先「準備」!由於撥電話實在太方便了,所以大多數人拿起電 話就講,想到哪裡講到哪裡。有了手機之後,更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講,大家講電話前就不動腦筋。老闆教我:打電話之前,永遠先想清楚要傳達的三個重點,然後寫 在便利貼上,一點一點講。並把對方的反應,一點一點記下來。沒有這樣做,你就是在浪費客戶的時間!浪費客戶的時間,是職場上最大的罪! 

專 業精神最重要的一點,是「Do Something」和「Do More」。「Do Something」是主動出擊,上天下地去解決問題。研究公司的採 訪報告沒來,我說:「我催了啊,他們還沒做好我有什麼辦法?這家公司好爛,下次不要跟他們合作了!」老闆說:「Shut up!Do  something!」遇到問題,不要只坐在那邊怨天尤人!想辦法趁為時未晚前做一些什麼事,不管是任何事,來改變現況。報告沒來,催了沒用,開車到他們 公司,給他們壓力。去做,去改善,不要等,不要埋怨。世界不公平,人生不公平,又怎樣?別人不專業,但你不要被他們拖下水!贏家總是在關鍵時刻渾身解數, 輸家則是在事過境遷後檢討責任歸屬。 

「Do More」則是在完成了別人和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後,永遠再多做十分。一百分是本分,一百零五分是天份,一百一十分則是專業精神。 

老 闆說:「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想:我今天能做什麼令客戶驚喜的事?客戶以為我就這麼幾招了,我還能變出什麼新把戲?」贏家在客戶還沒有警覺時就大有作為, 輸家每天忙於跟客戶解釋為什麼又有delay。贏家每天大叫:「Surprise!」輸家永遠在說:「Sorry……」 

三個月的實習結束後,秋天來了。我再一次把家當塞進小車,從洛杉磯開回舊金山。我在新的後照鏡中看見新的自己,自問:「史丹佛第二年,我還能變出什麼新把戲?」 

王文華 : 史丹佛的12堂課 ~ 7 親愛的學長……

12-7 親愛的學長……           ‧王文華 

在講究合作的史丹佛商學院,大家第一個競爭的,是一年級結束後的暑期實習工作。到了五月,找到工作的吃了定心丸,重新換上 T-shirt 短褲,享受加州陽光的燦爛。還沒找到工作的仍然穿著西裝,東奔西跑,繼續進行面談。 

史丹佛教給我許多實際的求職技巧,大部分的技巧都立即見效。其中唯一需要醞釀的,是「人脈」。

白 人看到東方臉孔,以為都是日本人。Taiwan 和 Thailand,很多人會搞混。縱使你貼個名牌,別人不知道你的名字如何發音。自然而然,你會退縮 到華人的圈子裡。史丹佛特別警告我們這些外國學生:不要畫地自限!你是 MBA,你是外國人,於是你要比白人更主動,你必須更積極!台灣學生書都唸得很 好,大家都知道。但在商學院,最有價值的經驗,不在教室裡!

學校和大多數同學都認為:經營人脈是 MBA 重要的使命。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能很容易學會怎麼樣讀資產負債表。但你這一生再也沒有機會,認識來自各個產業、將來會回到不同領域的精英。搞懂會計,你可以作幕僚。搞好關係,你可以作總經理。

所 以史丹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叫做 Networking。特別在加州的美麗環境下,Networking 變得容易和必須。每個星期三下午,學校刻意不排 課程。鼓勵各個社團在中庭舉辦社交活動。活動內容不一,啤酒是必需品。在啤酒助興,人與人之間更親近。冬天時,同學們還會一起洗三溫暖。這種坦裎相見建立 起的情感,將來會在談判桌上產生效應。

Networking 的對象除了同學,也包括來學校演講的企業領袖。定期的企業領袖演講中,聰明 的同學會不斷發問。他們除了對演講者的公司好奇,當然也是想藉漂亮的問題在講者心中留下好印象。演講結束後,他們會上前交換名片。幾天後,再用 E- mail 追蹤聯絡。很多人就是藉這樣簡單的方式得到工作機會。

企業領袖日理萬機,可能沒空理我們,於是大家會在已經在業界上班的學長身 上動腦筋。跟其他商學校相比,300 多人的史丹佛算是小學校,於是同學和校友間的感情特別好。學校教我們:當你們跟學長聯絡時,不要開門見山地要求工 作。這樣太功利,會引起學長的反感。應該問「我想當企管顧問,想聽聽學長的經驗」、「我想做行銷,想請教學姊怎麼能把履歷表寫得更好」。學長也經過求職的 過程,當然知道你真正的目的。他若知道什麼好的機會,自然會介紹給你。

我自己就是靠學長找到了暑期工作。五月,我在學校中的面談都不順 利。拒絕信像報紙,每天準時寄到。絕望之際,我打開沉重的校友手冊。發現了洛杉磯的 Grey Advertising (「葛雷廣告公司」)的總經理是 十年前史丹佛 EMBA 的學長。當時我想:他是如此重要的人,已經畢業了這麼久,我一個外國學生,他怎麼可能理我呢?但我仍硬著頭皮,寫下:「親愛的學 長,素聞台端急公好義……」(當然不是這幾個字,反正就是類似的意思啦!)。信中我強調我是史丹佛的學弟,對廣告極有熱情,並針對他們幾個重要客戶的廣 告,大大讚揚一番。我原本以為大概會收到一封:「親愛的學弟,我們非常欣賞您的資歷,但是……」。沒想到兩個禮拜後,他簡短回信,要我跟他們公司的某一主 管聯絡。就這樣,我敲開了大門。憑著學弟的關係,得到暑期工作。

六月初,我把住了一年的宿舍清理乾淨。把所有的家當,塞滿二手車的車廂和 後座。我坐進駕駛座,後照鏡中只能看到箱子。我開上101號高速公路,在一望無際的加州沙漠,邊開邊打瞌睡。我要去洛杉磯了!對於一個來自台灣,在美國無 親無戚的研究生,這個暑期工作,是比商學院更大的探險。但當時我哪裡知道,接下來三個月的生活,將會改變我的一生…… 

王文華 : 史丹佛的12堂課 ~ 6 如果你是一隻動物…… 

12-6 如果你是一隻動物……       ‧王文華 

找工作是 MBA 的必經歷程,所以面談成了商學院的必修學分。我西裝畢挺,坐在面談室外。緊閉的門上貼著時間表,從九點到五點,30 分鐘為一單位,幸運受邀的同學的名字依序排列。四周的氣氛像醫院,我們的心情像是被排到普通門診的急診病人。 

我把過去的學、經歷用小說般的誇張筆法寫下,背得滾瓜爛熟。如果別人把我的稿子唸出來,我一定不知道他講的人是我。前一名「病人」走出來,滿臉疲態。我用力擠出笑容,走進房間,和看似正常的公司代表握手寒喧。當我正期望他問我上一個工作而我可以滔滔不絕地背稿時,他說:

「美國有多少個加油站?」

「什麼?」我懷疑自己聽錯了。

「美國有多少個加油站?」

這 是典型的企管顧問公司在面試中問的問題。他們不問傳統的學經歷,他們知道那些都可以添油加醋,像濃縮果汁。企管顧問公司重視分析能力,他們要在面談中「現 搾」出你的養分。美國有多少個加油站?他們當然不期望你講出正確答案,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正確答案。問這個問題的目的不是要得到答案,而是要考你兩件事:一 是分析問題的過程。拿到這種問題,你必須立刻說出分析的方法。好比說:先算美國有多少人口,再算有多少汽車,再算需要多少加油站。或是截然不同的方向,如 美國的面積,城鄉的比例,城市中多大的面積會有一個加油站。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清楚的邏輯,講得出道理。此外,思考的過程要細緻。你可以三步就得到 答案,也可以三十步,三步和三十步之間,他們可以看出你的思維細密的程度。

這種問題考你的第二件事是當場運算的能力。不管你分析的架構如何,你可不能講講就算了,你得當場用心算算出來,最後給對方一個明確的數字。在密閉的小房間,沒有紙筆和計算機,我的腦像電腦開機,可以聽到嘶嘶運轉的聲音。

「美 國有多少個加油站?」系列的怪問題還有:「如果你是一種理財工具,你比較喜歡當股票還是債卷?」如果你能說出某種衍生性金融商品,而且還能說出道理,當然 大大加分。還有「說服我買這隻鉛筆」(考口才)、「描述這個燈罩的五種用途?」(考創意)、「你覺得老鼠死後都到哪去了?」(考宗教、哲學、人生觀)、 「如果你是一隻動物,你會是什麼?」(考性格、野心)

被問到這些怪問題,你要覺得幸運。因為當他們不問你問題,災難才真的來臨。「沉默的 折磨」是面談的最高境界,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享受到這種禮遇。我不夠格,沒親身體驗過。根據民間傳說,你走進房間,關上門,公司代表完全不理你,把你晾在 一邊。善良的一句話不說,邪惡的拿起電話來打給老婆。你必須用言語和行動,主動化解這樣的尷尬,讓 30 分鐘結束時,對方成為你的親密愛人!

險 惡的第一波面談結束後,惡夢才剛剛開始。平時趾高氣揚的同學都陷入等待的焦慮,不確定能不能接到公司第二次面談的邀請。學校教我們:一定要積極!於是我們 寫信、送 E-mail、打電話給根本已經忘了我們是誰的公司代表,重申加入該公司的信心和熱情。兩個禮拜之內,我們會收到電話、或信件,告訴我們能不能 進入第二輪面談。那時我學到:好消息通常是用電話,而壞消息都是用文字傳達的。這不僅適用於找工作,也適用於人生。

接下來的人生,分兩種 人。接到電話的人被邀請飛到紐約總公司做第二次面談,公司招待你住五星飯店,給你皇家禮遇。收到信的人用信墊披薩,思考什麼叫「我們雖然很欣賞您傑出的才 華,但是……」。在史丹佛,求學順利的我第一次大規模、有系統地,被拒絕。我看著簡短的信,心裏想:喔……原來失敗是這種感覺。

我從來沒有告訴別人,在這人人稱羨的名校,很多時候我是挫折和羞辱的。但感謝上帝,那是我在史丹佛學到最珍貴的東西:你輸了,沒關係。吞下自己的驕傲,承認自己不夠好。一口吸掉失敗,把嘴巴閉起來。可樂喝光、吃完披薩、沾起桌上的屑屑吃乾淨,準備下一個面談。

如果我是一隻動物,我是一隻駱駝。我長得不帥,跑的不快,但我可以百折不撓、堅持下去。 MBA 、職場、愛情、人生,都會經過沙漠,上天會給我「沉默的折磨」,但我可以自彈自唱,做一隻好駱駝。 

王文華 : 史丹佛的12堂課 ~ 5 史丹佛大片

12-5 史丹佛大片             ‧王文華 

很多人嘲笑, MBA 只是高級的職業介紹所。花兩年鍍金,功力沒有長進,身價卻增加好幾倍。 MBA 是鍍金還是練功,要看每個人的心態和努力。不過找工作,的確是每個 MBA 學生魂縈夢繫的一件事。 

新 生十月一進去,立刻被找暑期實習工作的氣氛所包圍。 MBA 要念兩年,但大部分同學第一年結束後都有暑假工作。找到暑假工作,是 MBA 面臨的同儕壓 力之一。一開學,打開學生報紙,各公司大登廣告,邀請新生去參加公司介紹會。介紹會的形式很多,傳統的當然是找一間教室,公司從紐約飛來大頭,用精緻的  PowerPoint 推銷自己。有些公司有獨特創意。「General Mill」生產榖類早餐,所以把學校中庭佈置成野餐的場景,招待同學吃早餐和  yogurt。也有公司在大飯店辦party,請公司內的史丹佛校友來參加,用魚子醬和學長的溫情打動你。

一月份,學校開始教同學寫履歷 表。你笑笑,這還用教嗎?大家都上過班,之前都找過工作,新的履歷表把史丹佛的名字加上去就好了嘛!然後你發現:履歷表是全校最受歡迎的課。學校中長期跟 企業打交道的就業顧問列出四大禁忌:絕對不要超過一頁!絕對不要寫期望的薪水!絕對不要註明性別、年齡、或婚姻狀態!絕對不要用 fancy 的字體或 「有創意」的格式!

Oh, my God,我通通犯過!顧問接著說:「如果履歷表是一部電影,你必須拍動作片,而不是文藝片!所以你不能 說我『做』了某一個併購案,你要說我『發動、策劃、執行』了某一個併購案!」。我們邊聽邊記,在商學院學拍電影。「你的履歷表還不能只是動作片,它必須是 一部動作紀錄片!(有這種片型嗎?)所以你不能說我執行了很大的一個併購案,你要說我執行了一個『五千萬美元』的併購案!」

我們開始拍 片。為了讓片子好看,學校教我們很多特效。這些特效,就是「動作字」。這些字,和「非動作字」的意思一樣,但用了之後,片子就更有看頭。隨著想要找的工作 的產業不同,履歷表應該用的動作字也不一樣。如果你找的是財務的工作,履歷表中要充滿「預測」、「分析」、「評估」、「診斷」等等。如果你找的是行銷的工 作,你要用「影響」、「促進」、「加速」、「整合」等等。這些字就像飛車追逐或大樓爆破,讓人事主管在看幾百份類似的履歷表時清醒過來。

藉 由這些特效的幫助,在史丹佛,我寫了我這一生最艱難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被學校規定印在白色或象牙色的紙上,和其他357位同學的傑作訂在一起,送到所 有到商學院徵才的公司。在正式面試開始、山雨欲來風滿頭的幾個禮拜,學校開各種課程,教你怎麼樣應付面試。光是教大家寫「面談後的感謝信」(什麼?面談後 還要寫感謝信!),就有十頁的講義。像補習班一樣,史丹佛也有「考前大猜題」,預測不同行業的公司可能會問的不同問題。投資銀行:你如何計算一家公司的價 值?你在壓力下工作的經驗?品牌管理:你如何賣你的 idea?你認為最近最有效的廣告是什麼?企管顧問:顧問業的商業模式是什麼?談一個你分析並解決的 問題。

除了產業特定的問題,史丹佛也教你看穿面試者企圖測試你的詭計。這些讓你「動心忍性」的問題包括:談談你失敗的經驗?你以前的老闆或員工會怎麼說你?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你有沒有看過心理醫生? 

就在我們摩拳擦掌的同時,各公司展開溫柔攻勢。同學開始收到很多「情書」,內容是公司看過履歷表後,邀請我們參加在學校舉行的面試。這些真的是情書,裏面還有貼心的小禮物。P&G 送你洗髮精,雀巢送你 KitKat 巧克力,迪士尼送你小熊維尼。

喔…… 真是浪漫,追女朋友不也就只是這樣了!沒錯,企業在商學院徵才,就像男生追女生。企業是男人,他們投下鉅資、千辛萬苦地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存在,進而愛上他 們。然而一旦當學生愛上他們,遊戲就徹底改變。學生開始反過來追他們:整天等他們的電話、懇求再見一面、巴望他們的承諾、擔心他們劈腿。

浪漫?我穿著西裝,手裡拿著我的「史丹佛大片」,坐在面試室外等待。當時我哪裡知道:殘暴,才剛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