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8 April 2008

現代文明病 - 自律神經失調

現代文明病:自律神經失調


身心症(或是心身症)是 Psychosomatic disorder
自律神經失調是 Autonomic dysfunction

自律神經是指獨立自主而無法用人體自己意志去控制的神經,分為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兩大系統,兩 者保持著絕佳的平衡,並對我們體內的內臟器官進行調控。當自律神經無法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時,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就會失去平衡,一旦失調,會引起各種現代文 明病;交感神經過度緊張,會導致頭痛、高血壓、心臟病、心悸、心律不整、呼吸急促、血糖上升;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會導致氣管收縮(氣喘),消化液分泌過 多、胃痛、胃潰瘍等症狀。造成自神經平衡失調,交感神經占優勢的最 大原因是壓力。壓力有很多種,而引發疾病的三大壓力分別是:1)工作過度,2)心理煩惱,3)長期用葯。

當自律神經 功能產生失調時,只有調整恢復神經傳導物質活性相關的作用,才能恢復自律神經功能。因為各種神經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長時間讓他維持在良好狀況下運作,自 然會有適應學習的反應,以致恢復自行穩定運作的能力,所以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必須從間腦釋放大量的腦內荷爾蒙,來修復凌亂的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範圍非常廣泛,包括:

1. 頭:頭暈、頭重、頭痛、頭部發麻、發燙感。
2. 眼:眼睛疲勞、眼痛、淚眼、眼睛張不開、視線模糊、眼睛乾澀。
3. 耳:耳鳴、耳阻塞感。
4. 口:口乾、口渴、口內疼痛、口舌異常感、味覺異常。
5. 喉嚨:阻塞感、異物感、壓迫感、發癢、異常咳嗽。
6. 手:發麻、發抖、疼痛、感覺異常、發冷、發燙。
7. 腳:下肢麻木、發冷、發燙、疼痛、腳跟貼地疼痛、肌肉跳動。
8. 肌肉、關節:頸部緊繃酸痛、肩膀緊繃酸痛、全身肌肉疼痛、多處神經痛、背部及腰部緊繃疼痛、關節倦怠或無力。
9. 呼吸器官:呼吸困難、肋間神經痛、呼吸肌肉緊繃酸痛、呼吸道阻塞感、類似鼻塞而無法呼吸、不自主深呼吸或嘆氣。
10. 心臟:心悸(感覺到心跳)、心跳加速、心跳強勁、心臟無力感、胸悶、胸部壓迫感。
11. 血管循環:血壓起伏變動、頭昏眼花、手腳冰冷、臉部潮紅燥熱、起立性暈眩、血氣上衝、偏頭痛。
12. 消化器官:食道阻塞感、噁心、嘔吐、胃部發熱、胃部痙攣、腹脹、腹部疼痛、便秘或腹瀉、腸胃蠕動異常、肛門口不快感、便意感頻繁。
13. 膀胱:膀胱神經敏感、尿意感頻繁、頻尿、排尿不易、排尿後不適感、殘尿感、尿床。
14. 生殖器:性功能障礙。
15. 皮膚:多汗、不出汗、異常發汗、皮膚乾燥、全身發癢、發燙、發冷。
16. 精神症狀:焦躁易怒、莫名奇妙的恐慌不安感、寂寞孤獨感、悲傷感、沒有慾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17. 全身症狀:全身倦怠、異常疲勞、全身無力、提不起勁、輕度發燒發燙、缺乏食慾、睡不著、淺眠或多夢、白天賴床睏倦。

自律神經失調的其他名稱;

1. 腸胃科:大腸激躁症、過敏性腸症候群、機能性胃腸症、神經性嘔吐症、膽道運動障礙、反覆性臍疝痛。
2. 胸腔科: 過度呼吸症候群、支氣管氣喘。(尤其是壓力、情緒相關者)
3.心臟血管科:心臟神經症、起立性調節障礙。
4. 神經科:肌肉緊繃性頭痛、偏頭痛。
5. 耳鼻喉科:眩暈症、咽喉頭異常感症、梅尼爾氏症。
6. 泌尿科:膀胱神經症、夜尿症、心因性性功能障礙。
7. 婦產科:經前症候群、產後憂鬱症、更年期症候群、性感異常症。
8. 皮膚科:圓形脫毛症、慢性蕁麻疹、發汗異常。
9. 口腔牙科:舌痛症、口內異常感症。

1995 年,日本福田與安保醫師提出了福田-安保理論,即自律神經支配白血球的法則。現在可經由抽血,調查粒細胞與淋巴球的比例或數目,就可以了解自律神經的狀 態。另外經絡儀檢測也可知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的經絡。兩種合併檢查對自律神經失調可更明確的了解,同時也提供醫師治療的數據。

------------------------------------------------------------------------------------------------------------

自律神經失調是現代人常見的身心症,而隨著現代人愈來愈忙碌,經濟不景氣,工作壓力愈來愈大,這種問題也愈來愈多。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施嫈瑜 指出,自律神經失調最常發生在「太忙」和「太閒」的人身上,而且以中年女性為多,通常患者若不是肩負重責大任的主管,否則就是兒女長大,賦閒在家、生活失 去重心的家庭主婦,而且她們都是屬於多愁善感,個性較為敏感、較追求完美主義的人。

到底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為什麼表現如此多樣化?要了 解自律神經失調,得先了解什麼是「自律神經」?施嫈瑜表示,生理上,有一套自動設定來伴維持一鬆一緊的巧妙構造,叫做「自律神經系統」,它分為供爆發、衝 刺的「交感神經系統」和供加油、充電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兩者互相抗衡,維繫陰、陽之間的平衡。

當急性壓力出現時,身體的「下視丘-腦 下垂體-腎上腺軸向」就會激發交感神經系統作好應變反應,讓我們得以調兵遣將的運用身體的資源,好爆發潛能、度過難關。隨後輪到副交感神經作用興奮,讓我 們得以修復精神創傷、儲備能量,讓身體能生生不息的運作自如。但是當急性壓力慢性化的時候,慢性壓力就會造成神經免疫系統紊亂,進而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 狀。

由於自律神經掌管人體的呼吸、血壓、心跳等功能,因此一旦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時,其症狀表現也非常多樣化,有的是會冒冷汗、有的則是心 跳加快,有的是出現乾眼症、有的則是出現大腸急躁症,有的則是抵抗力弱老是感冒生病,有的則是心情憂鬱、無端莫名的焦慮而有精神困擾,有的則是腰痠背痛, 有的則是出現高血壓,這些患者通常剛開始只出現單一症狀,之後則慢慢的合併出現多種症狀。

另外,還有些病人的表現是比較特殊的。賴達昌表示,有些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是以皮膚癢來表現,老是皮膚癢,常常抓的結果是形成慢性癬苔性皮膚炎;少數的病人則是出現肢體末稍嚴重疼痛,這些病人對痛覺反應相當敏感,常感覺手指或腳趾紅腫熱痛。

由於症狀非常多樣化,所以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通常分布在各科,如內科、復健科、腸胃科、精神科、婦產科、骨科、外科等都有,許多患者更不知道已罹患自律神經失調,以致依著症狀就醫,一旦合併多種症狀時,就得一次看好幾科的醫師,最後藥多得不知道該怎麼吃。

振 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賴達昌也指出,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常感到疲憊又無力,明明身體有病痛,但就是查不出確切病因,而且看遍中、西醫各大名醫,還是找不 出原因,最後被告知是「自律經神經失調」或是俗話說的「神經衰弱」,結果被家人誤以為「裝病」,搞得全家人都心情不好。

‧ 持續的壓力引起

其實,要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還是得了解病因。目前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最被接受的原因是持續的壓力引起,這種壓力可能是心靈上的,也可能是身體上的壓力,因為長期的壓力會耗損神經細胞,好比電池沒電了,但充電系統又效能不彰,使得身體運作出現問題。

施 嫈瑜說,當急性壓力之衝擊太強烈或是個性較屬於容易緊張型、要求完美型、追求高成就者都可能使壓力慢性化,這時就很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賴達昌也指出, 很多病人因為工作忙碌長期睡眠不足或是心理上面臨先生外遇、婆媳不合,或是財務問題,特別經濟不景氣,失業問題多,很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另外,還 有一種人潛意識裡很自卑,害怕被人拒絕,常壓抑憤怒也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但這種患者通常不會感覺有壓力存在,只是覺得身體不舒服。

如何判別自己是不是自律神經失調?施嫈瑜表示,如果長期有口乾舌燥、腰痠背痛、睡不好、心悸、頭痛、胸悶等不舒服症狀,而檢查也排除內分泌失調或甲狀腺機能等問題時,就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治 療自律神經失調,施嫈瑜表示,除了針對不適症狀給予抗焦慮藥、安神鎮靜、止痛的藥物治療外,同時也可配合復健等治療改善不適症狀,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出心 結,進行認知治療,如果是太忙睡眠不足者,就得補充睡眠,缺乏運動者就得多運動,而如果生活太空閒,也建議安排些活動,總之得針對慢性壓力的部分做生活的 調整,學習放鬆壓力,才能有效的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否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是不能改善問題。

賴達昌強調,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常 常是追求完美、快節奏的個性,在治療上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得從環境、心理著手改善去打破惡性循環,例如工作太忙就得調整工作,睡眠不足緊張焦慮,就得找 時間睡覺,同時家人和醫生也應鼓勵病人傾訴、化解不安,給予患者安慰,幫助他面對問題。

此外,要對付壞情緒,醫師也建議可以多補充鈣質、蛋白質,增加耐心和意志力,或是泡澡、按摩放鬆心情,當情緒低潮時可找人聊天,聽音樂、看電影、逛街等來轉移注意力,避免陷入沮喪、低沈的心情。

------------------------------------------------------------------------------------------------------------

診斷與治療的重點:
 雖然自律神經異常會造成多系統的障礙,但 並不是一致性的受傷,通常是某一系統會較嚴重。因此,那一部份發生問題,先探討其病因,完整的鑑別診斷後,再針對它來處理與治療。另一有趣的現象是飲食內 容也與自律神經功能密切相關,比如說攝取較多的澱粉類食物,能提高自律神經間的神經傳導物質,讓自律神經的功能較為活躍,間接改善各系統異常之症狀。總 之,若有自律神經的異常症狀,需先釐清是否為自律神經受傷抑或是精神官能症,如此即可選擇適當之治療方式。
如何判別自己是不是自律神經失調?如果長期有口乾舌燥、腰痠背痛、睡不好、心悸、頭痛、胸悶等不舒服症狀,而檢查也排除內分泌失調或甲狀腺機能等問題時,就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治 療自律神經失調,除了針對不適症狀給予抗焦慮藥、安神鎮靜、止痛的藥物治療外,同時也可配合復健等治療改善不適症狀,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出心結,進行認知 治療,如果是太忙睡眠不足者,就得補充睡眠,缺乏運動者就得多運動,而如果生活太空閒,也建議安排些活動,總之得針對慢性壓力的部分做生活的調整,學習放 鬆壓力,才能有效的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否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是不能改善問題。

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常常是追求完美、快節奏的個性,在治療上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得從環境、心理著手改善去打破惡性循環,例如工作太忙就得調整工作,睡眠不足緊張焦慮,就得找時間睡覺,同時家人和醫生也應鼓勵病人傾訴、化解不安,給予患者安慰,幫助他面對問題。

此外,要對付壞情緒,建議可以多補充鈣質、蛋白質,增加耐心和意志力,或是泡澡、按摩放鬆心情,當情緒低潮時可找人聊天,聽音樂、看電影、逛街等來轉移注意力,避免陷入沮喪、低沈的心情。
------------------------------------------------------------------------------------------------------------
診斷與治療的重點:
 雖然自律神經異常會造成多系統的障礙,但並不是一致性的受傷,通常是某一系統會較嚴重。因此,那一部份發生問題,先探討其病因,完整的鑑別診斷後,再針對它來處理與治療。另一有趣的現象是飲食內容也與自律神經功能密切相關,比如說攝取較多的澱粉類食物,能提高自律神經間的神經傳導物質,讓自律神經的功能較為活躍,間接改善各系統異常之症狀。總之,若有自律神經的異常症狀,需先釐清是否為自律神經受傷抑或是精神官能症,如此即可選擇適當之治療方式。

自律神經失調之中西醫療法

西 醫治療自律神經失調,通常以精神科藥物為主,常用藥物為xanax、serenal、ativan等鎮靜安眠藥物。其它則採症狀療法,例如心跳過速會加 Inderal之緩解心跳藥物,腸胃症狀則加Buscopan、Primperan、Trizymal等腸胃用藥。甚至有迴饋療法、行為療法。
中 醫則根據病人所表現之症狀辨症論治。自主神經的興奮即類似中醫所稱「陰虛」症狀,由以上所描述交感神經系統之症狀,在此表現的基礎上,類似中醫所稱的「陰 虛」症狀,包含了燥、熱、動等特性的臨床表現。若以上症狀加上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則類似中醫所稱「心陰虛」的症狀,以上症狀加上遺精早洩則類似「腎陰 虛」,以上症狀加上消化功能不良則類似「脾陰虛」,若再加上脅下疼痛則為「肝陰虛」,加上咳嗽之症則為「肺陰虛」。若再進一步亢奮,則類似中醫所稱的 「火」證,若自主神經系統功能低下,類似「氣虛」,進一步低下至寒象出現,則稱「陽虛」。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其傳遞物質或作用物質產生失 調,所表現的症狀即類似「濕」或「痰」證。自主神經紊亂所造成不同之症狀,根據以上中醫辨症論治,會收到不錯之療效。
除了以上中西療法之外,EQ 管理亦是非常重要,建立新的人生觀,從新檢討自己的生活,靜坐﹑默禱﹑氣功﹑冥想﹑瑜伽﹑正面思考、鼓勵﹑飲食﹑運動﹑多用右腦、早睡早起、新的價質觀。 身處人世間,生活事件在所難免,壓來臨時並不可怕,重要是面對挫折的態度,學習如何在逆境中成長是重要的。

一種心悸、胸悶症狀,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會突然出現心跳加速、胸部緊悶,有一部分與【二尖瓣膜脫垂】有關要找心臟科做超音波確定,其中又以年輕女性常見。也有人常常突然喘氣,感覺吸不到氣又叫【過度換氣症候群】像恐慌症一般,由於自律神經掌管人體的呼吸、血壓、心跳等功能,因此一旦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時,其症狀表現也非常多樣化,有的是會冒冷汗、有的則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是出現乾眼症、有的則是出現大腸急躁症,之後則慢慢的合併出現多種症狀,有自律神經的異常症狀,需先釐清是否為自律神經受傷還是精神官能症,需要尋求身心科(精神科)協助。

由於症狀非常多樣化,所以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通常分布在各科,如內科、復健科、腸胃科、精神科、婦產科、骨科、外科等都有。所以查不到原因的莫名痠痛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表現之一。

治療:常心悸、心律不整、或覺得胸部緊悶之自律神經失調。伴隨著頭昏眼花、呼吸短促或焦慮感藥物治療也是必要的。
1.情形不嚴重或無症狀者,一般只需定期追蹤即可,不一定要治療。
2.有不適症狀者,可接受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Propranolol)及抗焦慮藥(Xanax)治療,可長期服用或鈣離子阻斷劑等藥物治療。
3. 二尖瓣膜脫垂嚴重者,需手術修補脫垂的瓣膜。

在治療上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得從環境、心理著手改善去打破惡性循環,例如工作太忙就得調整工作,睡眠不足緊張焦慮,就得找時間睡覺,同時家人和醫生也應鼓勵病人傾訴、化解不安,給予患者安慰,幫助他面對問題。

此外,菸、酒、咖啡、可樂、茶等也要少喝,要對付壞情緒,也建議可以多補充鈣質、蛋白質,增加耐心和意志力,或是泡澡、按摩放鬆心情,當情緒低潮時可找人聊天,聽音樂、看電影、逛街等來轉移注意力,避免陷入沮喪、低沈的心情。

中藥安神藥如 龍骨、牡蠣、琥珀、珍珠母、磁石等,取其重鎮安神之功,通常用於實症治療;另一方面,虛症以養心安神為主,養心滋肝,藥材有酸棗仁、遠志、合歡皮、小麥、 大棗、五味子、茯苓等藥。滋養肝陰的藥材有生地、天冬、何首烏、枸杞、丹參等;清肝熱有柴胡、黃連、菊花、梔子、夏枯草等,滋腎陰可用熟地黃、女真子、白 果、菟絲子等藥材,補肺氣可用黨參、黃耆、北沙參,依照辯證論治來下藥,必須請教專業醫師。
------------------------------------------------------------------------------------------------------------
自律神經功能簡介:
 維持人們生存的內在環境穩定有兩大系統, 一個是自律神經系統,另一個則是內分泌系統。這兩個系統互相幫忙,也互相制衡,重要的是它們常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任務。其中自律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及副 交感神經,他們共同控制呼吸、心跳、胃腸、泌尿生殖、排汗、體溫....等功能,也就是說包括呼吸系統、心臟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體溫的維 持....等,都是自律神經負責管理。雖然由「自律神經」字面上的意義,可知道它可自行管理,而不必經由負責智能統籌的大腦下達指示,但它也接受大腦中的 額葉、邊緣組織,以及下視丘等部位的協調。因此,人們的意識狀態和情緒,均會影響自律神經之運作。
自律神經功能失調之症狀:
  我們知道自律神經負責以上所介紹的各項功能,一旦它的功能失調,將會有各種系統異常之症狀。例如:心臟血管系統異常引起常見的姿勢性低血壓,它是當患者姿 勢改變時,會覺得眼前發黑、頭暈、甚至昏倒;嚴重的情況,患者會有缺血性腦中風的現象,更有因而造成失智症的病例。消化系統異常,患者出現經常性腹瀉或便 秘,帶來日常生活的困擾。泌尿生殖系統不正常則容易發生排尿困難或尿失禁;當然也會有性功能異常,而深深影響著患者的情緒,但情緒因素也是性功能異常之病 因,二者間互為因果。呼吸系統常是因情緒、心理因素等,發生過度換氣的症狀即呼吸淺而快之現象,造成呼吸困難甚至昏倒。人類為恆溫動物,體溫的維持也是自 律神經之功能,若其功能異常,造成體溫會受外在環境溫度之影響,導致體溫過低或過高的現象;另一種情況是自律神經功能異常,也會引起排汗障礙,體溫調節功 能當然較差。由於上述的種種症狀常是主觀之描述,容易讓人覺得是情緒障礙、神經質,而產生混淆,模糊了診斷的焦點。所幸目前發展出相當多的檢查可以客觀及 定量的評估其功能,推測自律神經受影響的範圍及受傷的程度,並可作為治療追蹤的指標。
------------------------------------------------------------------------------------------------------------
根據統計,大約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病患是檢查不出病因或原因不明,這些病患很容易被醫生誤診或到處做很多不必要的檢查,甚至跑遍各大醫院,仍然無法獲得適當治療,反而痛苦不堪,其實這都是人體中的「自律神經失調」在作怪…。
 「自律神經失調」它又可追究於人體的脊椎,因為自律神經是由脊椎所延伸出去的,所以當脊椎有發生病變或異位的時候,首當其衝就會影響自律神經錯亂,然後維持身體內在平衡工作的機制就會故障,因此會產生頭昏、頭痛、記憶力差、口乾、胸悶、心悸、腸胃病及睡眠的障礙。這就好像冰箱沒壞,但溫度調器卻壞了,放在裡面的食物可能就出問題,換言之,器官本身並沒有發生問題,而是調節的神經出了問題,所以做再多的生理檢查也無法找到病因。
------------------------------------------------------------------------------------------------------------
自律神經失調之簡介(非意識可控制的神經系統) 


「自律神經」是我們神經系統中非意識可控制的神經系統。這個系統掌控了唾液分泌、胃腸蠕動、膀胱收縮…等功能。當人們處在壓力之下,跟「自律神經」有關的功能常會出現不正常的運作,常見的問題有,拉肚子、胃痙攣、口乾、火氣大、失眠等。

望文生義,『自律神經』是指它獨立自主而無法用人體自己意志去控制的神經,又分為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兩大系統。兩者保持著絕佳的平衡。當自律神經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時,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就會失去平衡,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必須從間腦釋放大量的腦內荷爾蒙,來修復凌亂的自律神經。

自 律神經系統在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之間保持平衡,並對我們體內的內臟器官進行調控,而且有它一定的節奏韻律。一天、一年、一生的周期都是如此。以一天為單 位來看,白天主要是交感神經的活動,呼吸和心臟機能都非常活躍,體溫和血壓較高,完全是為了白天的活動做好必要的準備動作。到了晚上,則由副交感神經發揮 作用,心臟的跳動和呼吸頻率都減少了,體溫和血壓也稍下降,為休息或睡眠做好準備。

再以一年的周期來看:夏天以副交感神經的活動為主,為了讓體溫下降,就拼命流汗,另外也因為較容易疲勞,所以也提供了一個要多休息的狀態。相反地,在冬天換成交感神經系統活絡起來,為了不讓體溫流失,必須讓皮膚附近的血管收縮,也讓血流的速度放慢。

以人的一生來看,幼兒期人生舞台的主角是副交感神經,青狀期換成交感神經,老年期又恢復為副交感神經。自律神經一旦失調,會引起各種現代文明病。交感神經過度緊張,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血糖上升。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會導致氣管收縮(氣喘),消化液分泌過多(胃潰瘍)。

自律神經是無法用我們的意志去控制的,平常功能運作良好時,並不需我們的大腦意志去費心,我們平常很難察覺自律神經的存在與功用。當有一天,自律神經功能崩潰失調,就會出現心悸、呼吸急促、胃痛、頭痛、心律不整的症狀,我們才發現我們這位隱藏的朋友是多麼重要。

讓 交感神經發揮作用的神經傳遞物質稱為「去甲腎上腺素」,如果分泌過多,會提高血中的膽固醇和血壓。讓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的神經傳遞物質,稱為「乙醯膽 鹼」,能夠降低膽固醇和血壓。但是,當自律神經功能產生失調時,只有調整恢復神經傳導物質活性相關的作用,才能恢復自律神經功能。因為各種神經都具有良好 的可塑性,長時間讓他維持在良好狀況下運作,自然會有適應學習的反應,以致恢復自行穩定運作的能力。

『自律神經失調』 這個角度是強調『神經生理機轉』(biological approach),希望釐清它『非心理因素』引起,以免造成誤解而延誤病情。就像很多人因為長期壓力導致胃潰瘍,胃潰瘍既然已經引起,就必須盡快治療 好,而不是去訓練患者面對壓力不要緊張(其實,醫師自己面對工作也很緊張)。

多年前,我發現當患者在完全不緊張焦慮的 狀況下,如果服用興奮交感神經的藥物(例如:氣管擴張劑等)就會立刻引發最嚴重的症狀,當時,這一點已經引起我相當大的興趣。在進一步,從患者病史上去瞭 解,我常常發現當過去患者在最緊張、最焦慮而壓力最大的數年前(生病前),患者承受起來沒有問題,也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當患者生病之後,通常接受各 方勸告而辭掉工作,且整天放鬆不緊張(被訓練成整天不會緊張,變成很奇怪的稀有人類),家人也都是盡量不要讓他擔心,但是病情卻總是沒有好轉。為什麼在壓 力最大的當時沒有症狀,而在壓力已經消除時症狀嚴重呢?我終於發現『神經生理機轉』的因素是其真正病因。這些年來,我通常告訴患者:「千萬不要辭職,繼續 正常的生活活動,只要配合調整神經生理功能的治療,以及適量的運動、飲食與睡眠,就能完全康復。」

長期累積壓力是造成 自律神經失調的因素之一,這是普遍觀察的推測,當然造成的原因還有很多(食物、睡眠、基因表現…),等待進一步研究,但是最後共同途徑都走到了自律神經的 中樞(自律神經之神經核與相關整合區),然後經由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之傳輸,導致功能性疾病。我想我分析到這裡,很多在這方面研究的醫師們已經 茅塞頓開,但是,如果還不是很清楚原理的話,我舉『心臟神經症、胸悶或呼吸困難』為例,找了近百篇的基礎醫學研究(Neuroscience範圍)整理成 一個圖表,清楚地描繪出整個致病機轉之運作,圖表中列出的每一個箭號、神經結構名稱、神經傳導物質所代表的任何意義都是有非常多篇醫學研究的證據在支持。

No comments: